复合式头肩底形态开始
(2010-09-02 17:34:28)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麦氏理论》的分析中很少谈形态的分析,主要是因为形态的走向轨迹会跟着均价线的趋势而走,它不能单独形成自身的趋势发展,所以当谈论形态必须在趋势的基础里头来对待。
当本栏如此说明的时候估计一定会有人无法认同或是有其他看法,其实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你有你的观点看法,只要你可以解释得通,使用的好就行,至于本栏为何会有如此的观点,如果有时间就多一点观察一下本栏说明的状况。
形态是不可能单独存在和演进自己的趋势发展,这些问题是个人在技术分析的研究中发现的一个很重要观念,因为在过去接触的技术分析理论常常谈到形态的判断及应用模式,几乎在事后验证都可以找到理由来解释,但是在过程中的判断或是应用时很难认定,为什么?因为时间周期与条件基础不足。
通常谈到形态都习惯认定这样的形态会如何?然后会再谈到后面会如何?例如双顶或是双底形态的概念,还是菱形、三角形、箱型或是区间震荡,当然还有上升形态或是下跌形态差异分析模式,甚至于还有旗杆形态,或是倒旗杆形态,也许是一个大区域的扩底区域形态,通常会使用的说明例如“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用在底部的说明,或是在高位盘头形态会谈到“久盘不涨必下跌”的说明等,还有另一个形态就是头肩顶及头肩底,或是比较复杂的复合式头肩顶及“复合式头肩底形态”等,不管有多少的形态关系,或是将它整理归类形成所谓“形态学”来说明。说真的,本栏认为形态本身还无法形成一个学派应用,因为它无法单独应用而可以成就分析。
一般较常使用的是双头的顶或是双底,还有是头肩底与顶,接下来才是复合式的顶与底,在形态的应用上本栏认为最重要的是头肩顶与底,这个才是形态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他都是点缀而已,但不管是那一个形态,最终如果没有趋势线的对照应用,即成交量的配合解读,都无法完整的掌握到形态的精髓,这个才是重点。
除了趋势与量潮关系之外形态上更重视时间周期的应用,这点恰恰是很多谈形态者忽略或是谈不上的地方,所以才有很大的误差出现。
在第一次长黑下跌时本栏就谈到时间的关系,到5月17日这一天出现2559点时本栏在推导时间谈到它的关系,也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构成了第一个形态的低位,横盘对比120日均价线必须达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周期,即80天的变化,今天已经达到76个交易日,还有4个交易日就会引发形态变化的调整。
复合式头肩底形成的另一个重点在于量潮的扩增,尤其是在右底的增量,对比时间从7月20日的放量开始已经明确的进入头肩底的右边,因为有了量与价的配合,这个复合式头肩底的完成与发动,后续的效果也会因此产生。
不过震荡过程中形成的压回缩量也将会是后续的一个操作与研判,后面再谈啦!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