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市场征兆谈起

(2010-06-08 11:44:24)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从09年12月9日出现120日均量线达到历史高位1624亿元以后,本栏一再的谈到市场成交量已经见顶,接下来会开始形成缩量后的压低,回首看看当时的看法及所谈到的状况,经过半年时间一一的出现,证明成交量领先市场分析的作用及意义,长线的判断基础明显。
因为股市的持续下跌,造成股价市值蒸发,尤其在4月19日以后的大跌,造成了后续的持续下跌,使到普遍股民都蒙受巨大亏损,因为持续的下跌,市场信心降低也连带影响了众多上市公司再融资之路,堵住了融资的渠道,会有什么后续影响呢?这些市场特征说明什么?
锦龙股份(000712)从5月14日停牌,似乎可以避开下跌的命运,但是周一复牌后还是以跌停告终,上周末晚间公司公告称拟中止定向增发事项,是因为下跌影响了融资增发吗?的确,当这样的征兆出现时,后续的连带效应会如此?值得关注。
随着4月份开始房地产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初期大盘还可以在其他非房地产的权重股撑盘,但是随后的大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整体盘势,架势一些上市公司股价接连“破增”,导致无法如期实施或被迫中止增发计划,房地产上市公司靠增发再融资“圈钱”的动作受到抑制,冲击很大。
招商地产(000024)在股价首次跌破增发价后下调增发价格,也没有阻止股价再次下破新的增发价,所以不得不宣布中止增发计划。显然,在大盘连续下跌之后,虽然新股发行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吸血”,但上市公司靠增发再融资是日渐艰难。
众多上市公司的增发方案未能顺利实施。在年初至今已经发布增发预案的公司中,有近150家未实施增发方案。其中飞乐音响、刚泰控股两家公司的增发预案未通过,而招商地产则在日前自行撤销增发方案,意谓招商地产筹划了10个月的增发预案,遭遇了两次跌破增发价的窘境后,5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终于泡汤。
除招商地产和刚泰控股外两家房地产公司增发计划流产外,还有格力地产等15家房地产公司的今年发布的增发预案至今未能实施。绿景地产、实达集团、宜华地产三家房地产公司的股价也已经跌破了2010年增发价,上实发展、苏宁环球、万方地产等公司,股价也远低于去年增发价。去年底拟以不低于14.43元的价格向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3亿股的上实发展,至今股价已经跌至8.09元,距离增发价的一半价格仅一个跌停。
上述几家公司的增发计划可能会流产,今年以来包括这三家房地产企业在内,有近30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了2010年增发价,股票市场再融资的空间被压缩,对这些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呢?其实说明的是市场的状况变化,因为开始出现资金筹集困难,发展计划遭受搁浅。说明的是什么呢?市场因素使然,这个才是重点呀!这才是本栏一再提醒大家要注意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呀!如今已经出现,势必注意这样的发展及影响。
是否市场会出现一滩死水呢?目前真是不知道,农业银行的融资在周三过会以后会产生如何的冲击呢?市场通常会一厢情愿的认为,农业银行上市是政策的必然,所以政策会向此倾斜,所以会替农业银行上市扫除障碍,因此会将市场环境状况弄得有利于发行,不会让行情下跌,真的如此吗?
当市场自发能力缺乏以后,即使要在撬动市场的兴奋神经已经难上加难,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已经到了激不起浪花的局面,如果仅仅是期待这些的联想,这个市场已经不能玩,也说明股市已经病入膏肓。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