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低量还会有低价
(2010-03-15 14:01:55)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上午盘总共成交409亿元,成交量继续维持相对的低量水平,这虽然以绝对交易量能来看,要比上周五同比略大,但是却更显得困难重重,连续性的下跌促成各周期都失去了移动性优势,特别是跌破10日均价线后,也将影响到20日均价线的趋势移动关系,并进一步造成中短期结构的破坏,使得指数从短期内构筑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下滑坡,这和2008年5月份的交易状况似乎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目前还表现在初端而已。
上午的分析中,也已经从均价线和K线的结构上阐释了指数的困境,客观条件就是如此,应该要认知到这一势态发展的趋向性。指数结构的不良局面,其实也反过来压抑了量能的释放,这两者不能完全说谁是绝对主导,而是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但是要分清楚整个盘势的多空格局。
在《麦氏理论》的分析体系中,量能与价格的关系会因为多空趋势的不同而产生相互关系的变化,这是我们分析过程中必须要思考和有别的地方。如今在大空头跌势环境下,面对成交量能的缩减行为,原则上必然会促成价格再走低,这在《麦氏理论》的分析体系里,称为低量必有低价,直到趋势发生改变。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不过当再反过来思考时,不知道是否有朋友又会发觉,岂不是永远跌不完了?当然不是,凡事都会有终点。不是物极必反,就是时间周期的自然沉淀。只是实现的过程不能统一,稍有差异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所以在对待下跌行情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一个字“等”。
或许您也会反驳这并非是最好的策略,但是这却是避开在半山腰被套住的最好方式,即便您相信温总理说的“避免经济二次探底”,但是也不可能会对当前已经形成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漠然不理,也不要将操作的基础交给240日均价线,有的长度是刚刚好,但太长就可能会莫及了。
我们从这个观念上衍生出来应对跌势行情的方法,但是要明白,没有一成不变的行情,任何行情发展都没有等同的状况出现,所以不管过去何其相近,但都不可能会是一样的演进过程,结果更会大相径庭,总是会有不同的差异出现。
所以我们在分析和应用时,切记应当就市论市、就时论时,依照当前客观的结构和条件演变来掌握即时的行情。操作与否也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表述完整,但是个别股的把握始终会是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获利基础。所以,上午也谈到,对于那些仍然不愿意缩手的投资者朋友,就要将分析做到更细腻化,比如2982、48周均价线还有2939点,都需要有比较周全的分析,然后才能基于这些条件来选择恰当的进出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