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理论》的量潮开宗明义说的就是趋势的发展,依据短、中、长期的趋势设定进行趋势的应用,而趋势的判断就如主要的战略目标与方向的设定,当战略目标正确以后,所以的战术设定都一定围绕在这样的出发点来进行,也许在战术的应用上在某些过程中有些偏差,但只要战略目标设定正确,略微修整调整一下,或是以时间等待最后都可以证明这样的战略设定是正确的。
周五下午13:30分开始的下跌,指数最低跌到3011点,最后审批时3013点,证明《麦氏理论》周线上的论述,即使没有收在最低点也会收在近地点,这样也证明趋势判断的正确,所以趋势才是操作的根本。
那么,当周五下跌以后状况会如何?下周的演变会如何呢?很简单,依据趋势发展就可以了,依据《麦氏理论》分析的四个步骤应用,你一定可以清楚的看到行情的演变。
首先是观察成交量的趋势演变,任何的缩量创新低量就是再度破底的说明,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量潮是下跌的,那么跌势会持续,而且从120日均量线还高达1372亿元的水平高度来看,120日均量线的下跌还在持续,从过去的统计来看,只要方向是下跌的,最后还是要持续补跌,只是无法预料会如何的下跌?或是会出现什么因素造成下跌而已。
更重要的是,从低档见底的120日均量线是在500亿元以下,如果以此设定,那么距离500亿元的水平还早得很;如果设定在800亿元的水平,目前也还早得很,连20日均量线都还在1000亿元的水平,那么就没有可能误以为目前的缩量是低量、底量或是地量等等,总之目前认定为底都还嫌太早。
如果从均量线的的演进时间,从120日均量线最高1624亿元萎缩至今也不过62个交易日,如果依据120日个交易日的循环,显然至少还要58个交易日以后再说,即到目前为止还是看不到时间周期循环的落定日,那么如何可以视为底部呢?
这个观点就是对市场认为见地量最好的回答,因为市场常常因为看到一个低量就将它解读为见底等等,结果常常底还有更低,总是会找理由解释,结果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
成交量的趋势掌握与分析只占了40%的比重而已,另外还要注意价格的变动,这个部份占了30%,所以有了量潮基础以后再来谈价格趋势。
依据60日均价线与120日均价线即将出现死叉的“四级跌势”形态来看,估计到了周三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发生,如此形成的再下跌就不是简单的跌势已深或是跌得很多可以解释,应该说下跌趋势才开始而已,后面还会持续再下跌,这个才是重点。
当量与价都形成下跌趋势,等于70%都是下跌,那么还要看涨吗?当然不可以呀!所以趋势才是掌握发展与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一定要清楚的认识,本栏谈上证指数的趋势,就是指股指而已,在千多只个股中一定有跟大盘走势不同的个股,但毕竟这个部份的比率会逐渐的降低,而下跌趋势形成以后个股的下跌,或是形成跌势的个股比率会不断的提高,等于做多容易犯错,如果想要减少犯错就是尽可能减少做多,这个就是战略明朗以后,趋势发展确定以后唯一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