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20KD指标形态观察
(2010-02-10 13:59:05)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请看看20KD指标在20°以下的形态变动,目前已经出现低位背离,或是一般称之为“底背离”的形态,会不会因为这个形态而突然间急拉呢?
在条件上看,市场很容易朝这个角度加以解读,如果改为9KD会更加明显。但是市场解读9KD时不会说明趋势偏空后的变化,因为一般解读不会说明在1月28日K及D值都跌破20°以后的趋势变化与影响,通常只会解读因为2月3日反击后拉起来的的9KD的优势。
其实,9KD真正的优势是在2月5日后的折回后再拉高,但这个部份的发展从我所接触的市场观念很容易在这里犯错,总以为就此上涨但最后都不是如此。而9KD拉高到K值接近50°时会大幅度压低,一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要件,为什么会如此呢?
很简单,因为已经进入偏空的趋势啦!当9K与D值纷纷跌破20°以下以后,形成的就是弱化,也说明这一天的收盘点位2989点是一个槛,后续反弹到这里就是调节点,而且会以这一天为基准形成再度跌破。同时因为进入空头形态的趋势以后,一般解读为“超跌”或是“钝化”其实不是,它代表另一段跌势才开始。
因此,当9KD跌破20°以后反击拉起来形成的就等于在KD指标跌势中的反弹结构,属于在KD指标“中心线”以下的弱势格局,是跌势中的拉起形态,不属于回升,如此当9KD指标拉高其实只是计算公式的修整而已,所以因为在20日均价线形成区域压力以后,9KD的K值反弹接近50°以后就会形成压力。
此时若再出现9K值向下交叉D值时,其跌幅与跌势或是跌速会更深、更猛、更快。
本栏做这样的解读,从市场经验角度说明,估计会有95%以上的市场解读都会如此,估计全市场不会有人用KD指标趋反推趋势或是走势的发展,从9KD指标的演变来看也会有很多人看不到一点,一般也是简单的应用交叉的关系,但往往是错误解读KD指标,因为没有注意参数的差异,当然也不会对本均价线的关系,当然就会错误的使用KD指标。
如果换上20KD呢?请看看底下的指标,你会发现原来9KD与20KD的差异很大,20KD已经说明进入跌势,进入空头走势,目前属于市场常常说在20°以下的“超跌”、“钝化”区域。其实不应该这样称呼,而应该称之为“敏感区域”因为进入极度敏感区域后会产生小小幅度的上涨会构成指标大大的上扬,但是“大大的下跌”指标确反应迟钝,所以随时会出现大变动但指标反映不出立即的因素条件,其实不是反应不出来,是你读不懂指标的作用与差异,尤其一般教科书说的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这些错误观念导致多数人根本不懂KD指标。
这个状况说明什么?当在20KD指标跌破20°以下后形成的敏感区域的波动,向上交叉说明的是“跌势中的反弹”,它的幅度可能很小,但是如果在20°以下形成再度“向下交叉”时,跌势会非常迅猛吓人,而且常常会让你措手不及。
配合周K线解读,本栏在上午开盘后已经说过,今日的变化在下午13:30分及14:00分两个时间,目前已经出现,一定要小心。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