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反弹是为了再下跌
(2010-02-10 11:45:11)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任何操作,不管输赢最后都必须应用操作技巧战胜股市,而买卖的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分析,所以必须在技术操作上强化操作能力,技术分析不是仅有“量与价”而已,也不是那几条线的作用。
假如对技术分析的认识是建立在只有几条线的分析上,说明对技术分析认识不到位,也误解了技术分析,当然也不容易接受及感受《麦氏理论》所谈的观点。
如果一昧的以为技术分析没什么,其实应该是对技术分析了解的不透彻,对不了解的观点认定当然就是错误。01年时我谈到的技术分析与目前谈的技术分析结构及基础都一样,差别是深度已经不同,而且推导的过程与演绎已经是炉火纯青,几乎都可以应用技术分析掌握到行情的变动。
任何理论基础的演绎会有更多不同的结果与观点,都必须重视与尊重,而本栏谈的技术分析条件是否积极有效呢?请用多一点时间观察本栏谈的趋势概念,至少在07年10月份谈到量潮见顶后的转变,及08年11月4日已经谈到大盘见底的状况,也在去年7月29日之前谈到量潮会在这一天变化,同时11月24日的变化影响,在很多次的时间窗口都已经掌握到转变的因素。
就如这次的1月11日及20日的转变,也在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谈及,这些就是量潮分析的应用关系。
虽然表面上没有应用消息面、政策面、基本面或是其他状况,其实早已经将这些状况糅合在技术分析里头,因为所有状况最后都会反映在市场的“供需”上,所以解读“供需”才是技术分析的根底,如果不是这样看技术分析,而以为技术分析就是“雕虫小技”,这样对技术分析的了解也是肤浅的。
应该说,多数人对技术分析以为就是几条线,这个也说明简单的画一两条趋势线就开始谈论在趋势线平行通道下沿判断,认为会反弹,其实这些只是趋势中的一个小状况反应,小插曲而已,对原有的下降趋势平行通道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即使是下沿的支撑,也不能视为可以抢短操作的依据,因为失败的机率太高,即使今天成功隔日也不容易“再成功”,因为任何反弹的时机变化太短暂,同时进入关键变化时的杀伤力太大,意图操作这样的反弹很容易遭致错误、失败。
所以强调:当趋势下跌时尽可能不要轻易操作,因为任何的反弹都是为了下跌做准备。。
是的,请以趋势为师,依据这样的基础设定短中长期的各种不一样的趋势应用,尤其《麦氏理论》谈到的“三线鼎立”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操作要件,请务必多多观察使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