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下跌趋势形成后的跌势发展推论

(2010-02-08 00:19:29)
标签:

股票

在周三上证指数出现压低到2890点后反击,当天因为有三个消息的激励也刺激了行情最后越过3003点,顿时又让多头燃起无限的希望,有些观点认为很快就会越过3050点,更有人认为会越过3151点,似乎因为一日上涨又开始看好。

确实有一些短线操作者在指数压低到2890点时抄底,也的确有人在低位时买到个股的低点后创造了很高的利润,也一定有人买到强势股还逆势上扬,还有一些个股连续上涨数天,甚至于出现多天涨停的。这些状况的说明一定是事实,因为一定有人会买到底位,但这些状况与动向不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假如仅仅应用少数成功个案作为例子来论述,刻意凸显成功获利的例子,忽略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例子,这些不俱有代表性的个案没有什么意义。

试问哪一个价位没有人成交呢?市场的任何一个价位都有买与卖,这样谈分析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谬误,不能以少数成功的例子作为绝大多数人的表述或是表率,而本栏在谈指数变化时也会针对指数的问题进行深论,不会以指数对比个股来分析,因为个股与指数一定会有差异,指数的变动模式不代表个股一定会跟随而动,明了个股与指数之间的关系后才能进一步论述,不可以简单的对比,否则就是错误的类比。

股指与个股的变化不外乎三个不同状况:一是比大盘指数强的个股,其次是跟随大盘波动个股,第三是比大盘弱势的个股。当大盘属于下跌时,弱于大盘的个股一定会领先下跌,这些股的下跌不仅受到大势影响,往往更多是它们自身的问题造成下跌,不管是体质好或是不好的个股都一样会发生,举例房地产龙头的万科A及保利地产,它们在大盘还在3200点以上区域争夺时就已经开始下跌,时机正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发生,说明这些就是弱势股领先下跌,只要大盘正准备下跌时它们已经稀里哗啦的下跌,这些板块及个股一定要避开。

其次是贴近大盘趋势变化的板块及个股,有些时候是这些板块集体变动而影响了指数,有些时候是指数影响了它们,所以在判断这些股的时一定要认真比对跟大盘的关联性,这个部份可以从权重股的涨跌变动中看出它们与指数的关联。

逆势上涨的个股是近期以区域板块为炒作号召的热门股,其中海南板块最被市场关注,它们的成交量滚动最明显,其中少数几只个股如罗顿发展、罗牛山、海德股份及海南高速,但是到了今天它们也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对比结果看出,当强势股修整时也说明上涨气势或是反弹的涨幅完成,接下来当然就是下跌。

在每一次行情中都应该如此对比应用,这样才可以清晰的看出板块个股与大盘的关系。如果依据比重关系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下跌趋势形成的初期,一般有60~70%的个股都会偏软,只有不及40%的个股还有抗跌能力;在明确跌势形成以后通常会有70~80%的个股都偏下跌,有时候会超过80%以上;到了第三个阶段时,属于全面性的崩跌,这个时候会有90%以上,甚至于95%的个股下跌,对比指数就形成了初跌段、主跌段及末跌段的差异。

对于指数的发展模式与状况,如果可以应用这样的观念论述或是应用,基本上就可以掌握趋势的发展,也就可以更加贴近趋势的观察与判断。所以当趋势下跌的成为事实以后,估计心态上会更加谨慎小心,因为跌势中只要持股太多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造成巨大的亏损。因此一般会采取少量操作为原则,即使出现亏损也会在一定比率中,也因为这样的思路形成以后,成交量会急速萎缩,因此只要出现成交量萎缩,基本上也可以感受到市场的弱化或是人气的衰退,就如从120日出现反转下跌开始,到25日指数跌破120日均价线之后,成交量形成大幅度萎缩,从这一天开始也造成大量与小量之间的划断,《麦氏理论》称之为“断层量”的出现。

当断层量出现时就会出现多与空分割,产生量潮分水岭的形态,因为阶段的发展不同,只有在120日均量线形成下跌时出现的断层量后的缩量,这样的量潮形态说明量潮趋势已经进入跌势,即原来还维持多头涨升格局的形态,开始进入空头跌势格局的形态,这点在15日本栏的分析中就已经描述过,当时谈到调整量潮会有10~20天的区域波动,形成以后就构成跌势。

从时间的演变计算,15日到19日正好就是十个交易日,20日构成指数高开低走一根黑K线的掼压以后,多头已经失去优势。重点在于这一天的掼压,但是这一天的中短期均价线还在上涨,为何会下跌呢?只要就是120日均价线下跌的关系,因为它主导了这个均价线的下跌,从112日出现120日均价线3114点以后的隔日就形成下跌,原因在于“扣减”720日的3266点,因为扣高所以构成下跌。

120日均量线更早就下跌了,他在129出现最高的1624亿元历史高量以后开始下跌,它领先均价线下跌,证明“量先价而跌”的道理,不过这个关系在市场上一般都谈不上,也不容易提到,其实这才是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分析重点,但是一般的技术分析是无法谈到这个深度关系,《麦氏理论》以量潮分析为重,也领先了市场说明量潮下跌构成的价格下跌的道理。

目前已经构成量潮的跌势,尤其是主要三条均量线的下跌,即1206020日均量线形成下跌,《麦氏理论》称之为“三线鼎立”形态尤其是当21日出现20日均量线“同步死叉”120日均量线后,构成的中短期均量线向长期均量线挤压的“量潮共振”,说明中期的跌势才开始而已,当然后面还有中长期的60日均量线也会与120日均量线构成“同步死叉”,到那个时候形成量压会更可怕,当然跌势也会更加严重。

依照均量线的关系观察均价线,目前也出现1202060日均价线分别在307630963185点的位置“同步下跌”,因为均价线运行及下跌出现的“不正常、不合理、不协调”,所以后续会逐步构成均价线“三线鼎立”的完整性,即目前120日均价线了领先2060日均价线的跌势会调整到短期快于长期的均价线跌势,下周就会出现20日均价线向下“死叉”120日均价线,因为同步下跌所以《麦氏理论》称之为“同步死叉”,对指数的助跌压力非常大,通常也是一次严重破坏的开始。

当均量线与均价线的“三线鼎立”形态都构成同步下跌时,其实就是进入空头排列格局,此时就属于“空头掼顶”的压力,《麦氏理论》称之为“五雷轰顶”形态,这样的助跌压力与形成的掼压破坏性非比寻常,常常会让价格的下跌超出市场想像之外。

当然,如果你问我真的会如此严重的下跌吗?说实在的,只能从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角度告诉你趋势的发展,无法告诉你结果,因为结果只有等行情走出来以后才能证明,在还没有出现以前只是推理分析,任何推理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谁都说不上,也说不出来,就等你日后来验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