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线设定论述说起
(2009-12-13 13:29:25)
标签:
股票 |
很多事物的发生,往往不是简单的对比就可以说清楚,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结合应用,这样才会更为完整。无法要求完美,因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分析方式,只有当下最适合的操作应用而已,同时请不要“后悔”,做了决定之后,接下来的变化也许跟你无关,也许才开始。
操作上其实心理层面更甚于任何应用,所以《麦氏理论》非常重视心理层面因素的分析,因为常常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小小事,最后反而成为一个大涟漪,最后形成大的冲击波,就如常常听到的所谓远处的“蝴蝶在舞动”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一样。
在《麦氏理论》《破解价格操作密码》讲义中将均价线的关系变化列出十个原则与步骤演绎,可以清楚的、完整的、有效的使用在任何的股票市场分析上,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三线鼎立”,以这个条件关系推演,先确立长期趋势的发展以后,再用到中短线的操作,这个精神与精髓才是《麦氏理论》均价线的关键。
120日均价线是主导主要趋势的关键,在《麦氏理论》中将均价线分成四个等级,即120日均价线是最高等级的涨势基础,所以只要120日均价线的趋势没有下跌,从长线的条件来看,趋势就是上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举例上证指数为例,到目前为止120日均价线都还在上涨,所以没有理由就此认为涨势已经结束,因为没有任何资料与条件说明120日均价线已经开始转为下跌,所以属于多头趋势形态的“四级涨势”还在持续。
假如你是这样使用,那么你必须清楚的认识,因为长期的120日均价线要形成涨势或跌势前,必须有一个时间的酝酿周期,同时从酝酿到最后完成时,高低位价格的差距已经放大,从统计上来看,往往都已经超过15%以上的幅度,甚至更多,所以除非你可以接受与忍受这样的幅度差异,否无法也不可能简单的就此认定使用。
那么如何观察120日均价线的变化呢?《麦氏理论》的分析中谈到“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从这个关系上形成三个步骤的不同,第一个是扣减关系的不同,第二是均价线移动中价位关系的不同,第三是有效涵盖的区域时空不同。
在一般的分析中比较常常使用的是乖离率的差异,不过这个部份很多时候是说不清的,因为无法制定出一定的比率原则作为乖离大小差异进行论述比较。
例如扣减关系,强调的是“扣抵而助涨”,及“扣高而助跌”,至少目前的指数位置在3247点,与扣减的2853点还有很大差异,所以不管如何扣减,在设定的时间周期的区域内还是“扣抵而助涨”,这个是没有悬念的,只有等到进入相对扣减平行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行为。
假设指数维持在3247点不变,那么至少还有22个交易日属于助涨的趋势,也表示如果定格在3247点的位置上,那么未来22个交易日还是可以上扬。
这个设定是以“定格”为主,若是拉高会拉长扣减时间,若是下跌就会提早出现改变,尤其进入平衡点的改变,这些都是我们后面要注意到的变化因素,不得不慎重呀!
第二种对比120日均价线的指数位置,因为120日均价线还在持续上扬,目前在3085点,只要定格在3085点,那么未来10个交易日还是属于“扣抵而助涨”,而且从其上扬的趋势来看,未来还是持续走高,只是因为进入“扣减”的点位差异不大,所以120日均价线未来每日变动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当进入到几乎平行时,就是120日均价线进入“平缓上升”到“准备走平”,到最后会因为“正式走平”后改变,如此就说明120日均价线支撑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