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线形态看指数
(2009-10-16 13:13:25)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麦氏理论》非常重视周K的应用,尤其每一个点位关系变化的应用,一定要建立在周线的基础上来判断。本栏深知,市场的习惯几乎都是看日线,周K线反而是点缀使用而已,不过在过去的行情变化中及市场习惯追踪,说明周线才是一切的根本,日线只是服膺在周K线的基础里头,无法主导主要的趋势变化,所以《麦氏理论》称之为“周线为主、日线为辅”的操作规划。
日线上很容易作价,这个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市场也高估了主力的能耐,其实很多主力不一定了解市场,也不一定会对分析系统熟悉,所以很多人常常会活灵活现的说到主力如何作价做线,从我接触与认识的主力来看,没有几个懂得K线的形态变化,更不可能去谈线。
那么他们习惯什么呢?他们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因为对价格的波动有着特殊的嗜好或是感应,所以总是会比一般人敏锐,甚至于也只是他们的感觉比较好,很多时候他们做出的决定,你无法要他告诉你理由或是为什么?因为多数都是以“感觉”为主,所以感觉是主力操作股票最大的因素,也是市场上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感觉在常态下结果都可以,感觉会下跌卖出,通常犯错的机会不大;但是感觉会涨买入,就不一定会对,原因无他,因为任何卖出最后都是对的,讲股票换成现金,即使再度上涨最多就是没有持股不赚而已,不会亏,所以不会犯上大错,但是感觉会涨最后不涨而下跌,那么就会亏大了,一般的散户不就是常常如此吗?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其实这个不关主力的事,只要说明的是市场的惯性原则,市场的惯性决定了市场趋势的变化,这个才是重点,因此只要朝市场的惯性进行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市场的趋势,而且必须去解读或是解释每一个行为的关系,所以经过一个阶段的统计归纳以后,基本上都可以洞察市场的动向,所以从周线看趋势胜过其他的方式,所以一定要重视周K线。
周K线只是价格的记录而已,但不仅是记录价格的波动,同时也记录每一个心理状态及思路想法,所以很多分析者应用了切线进行价格的趋势分析,不过从统计归纳的结果来看,《麦氏理论》发现在周K线上加上周的均价线作为主要趋势的说明与演绎,更为完整的说明了趋势的发展。
就以上证指数目前的趋势格局来说,以周K线研判,六周前的收盘2989点就形成了明显而严重的平台压力,这个部份与九周前的3046点是相互对应,它也形成列这个阶段的平台压力,这些都是《麦氏理论》分析中非常重视的部份,指数如此分析,个股也都是如此,只要从周线判断,基本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出趋势的方向,所以为何上次本栏一直强调3046点的压力,所以到了五周前拉高到3068点以后还是跌回来。
到了本周平台压力就在2989点,这个点位就成为本周的平台压力,而且是最大的压力,本栏的分析也就是如此而已。
加上周线以后,说明在12周线2987点及96周线2977点有压,下方有24周线2934及6周线2907点的支撑,所以是上有锅盖下有铁板,如此才成为近期在这个阶段中来回震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在未来6周内24周线还有支撑,过了6周以后就失去支撑的作用,而直接的干扰与破坏来自于12周,等于多头必须抵挡得住12州的压力,同时6周线的支撑到下周就提高到2989点,等于会再度的压回6周线。
从周K线的形态判断就形成两只脚的拉高以后再形成两个头的压回,如此就形成区域在3046点到2632点空间的波动,这个状况就是目前的指数空间。
如何把握应用及解读就看你根据什么条件,《麦氏理论》始终坚持的分析模式就是如此说明,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如此而已。因为有了系统与体系的分析,才能持续有效,而且才是科学的论证,这样比起市场所谓主力来说,你已经洞察机先,也可以游刃有余,当然就领先市场,解读市场。
当你看涨指数上涨,看跌时指数下跌,你就是最好的市场主力,你指导了市场,你才是市场的领先指标,这样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