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需与价格变化
(2009-08-17 13:58:34)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这波行情因为个股涨得太快,也涨得太高,所以产生了很多个股的股价在一夕之间转变下跌,而且下跌幅度也明显放大,这个说明因为利润空间很大,即使再压低,对比先前买入者的价格还是“有利可图”,因为还是赚钱,所以即使杀低卖出还是赚钱,当然就不不客气的卖出。
真正拉抬是从7月2日开始,连续放量上攻长达27个交易日,从那一刻开始市场才开始进入极度疯狂的阶段,也才构成价格的绝对高企,因为进入超过的地步,反而更吸引散户的跟进,因为他们的跟进,也造成后面的“滚滚量潮”的推动,如此更形成市场的一窝蜂上扬。
例如看看有色金属板块的个股,几乎都是如此这般的拉抬,假如因为流动性过剩导致资金购买力降低,预期性的通货膨胀导致资产价格上扬,以稀有资源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板块上扬还情有可原,但是煤炭板块为何如此大涨特涨呢?理由何在?是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扬吗?没有呀!
那么股价的上涨就是一股投机的热潮导致的呀!是的,尤其是政策指导的带动作用更是明显,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未来保持成长,要求地方企业不管如何一定要维持生产的提高,因为生产提高就可以提高产值的比率,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所以产出以后根本卖不出去,形成库存。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本来就是需要先去库存但是为了保增长,只有违背了实际需求先生产再说,所以各地政府为了维持保八的目标要求,必须先保生产,而生产之后的销售问题暂时搁置不谈。因为要生产所以先购置材料,因此原材料的需求的确增加了,但是必须要有消费呀!没有消费如何消化生产呢?
因此政策制定了家电下乡计划,也有汽车下乡的计划,问题不在下乡而是如何让下乡创造的消费可以持续,假如政策上的良法美意推动消费,倘若只能激励一时的消费增加,后续的消费跟不上,那么新增加的生产也会有滞销问题,这个部份会在10月份以后渐渐的浮出台面,此时也是最辛苦的时候。
简单来所就是消费能力的无法持续,而消费能力没有持续的原因是没有可以持续的收入保证,没有稳定的收入是因为工作不保,这个又回到稳定的就业问题,这些条件都是政策资源分配问题,当过度的膨胀导致政策激励也失效,那么问题就严重,这些也是本栏持续关注的重点。
政策增加的贷放投入,企业可以轻易的贷到更多的钱,原来很多房地产公司出现资金无以为继,眼看就要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因为资金投放又盘活了房地产行业,不过这个也只是暂时性的盘活,活水的引入无法做到持续不断,例如政策贷款给国营企业,然后国营企业应用过多的资金去炒高了土地。
表面上看来土地价格上涨了,房地产价格也开始稳定,似乎房价又开始上扬走高,但那时这样的暂时性因素犹如“饮鸩止渴”,靠的是不断的资金投入,倘若后续无法构成资金的活水,无法盘活整体供需,形成负面的循环,当然也会造成另一次的危机。
事实上,政策的制定也有很多不得不为,而且很多事即使为之也只是尽最大的努力而已,资源的分配及应用,其实只是转移而已,目前转移到国营企业盘活了他们的资金链,构成他们的活水投入,但是其他非国营企业有待奶水的养活,其中就业率最高的提供还是来自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下阶层的就业保障,这些都是10月份会渐渐曝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这些因素都是3478点,2969亿元大量之后的问题,也是我们后面要加以深入思考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