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观念问题
(2009-07-21 13:24:04)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上证指数已经涨到今日最高点的3279.59点,到底这样的涨幅或是涨势是否会持续再度走高呢?应该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最想知道,也最想去预测的事。
坦白说,没有人真的知道指数会落在哪里?会在那个点位开始反转?从来没有这样的人,所以试图去预测、推估、分析指数会涨到多少点位?或是跌到多少点位?或是涨到多少点位以后就不会上涨?或是今年应该涨到多少点等等,做这样预测的人的确要有非常的勇气。
勇气可嘉是正面的形容,负面角度看是”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但不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点看似愚蠢才会增加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吗?也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会促使你去辩驳与思考,反而延伸其他更好的观点与论据呢?谁说不是好事一桩呢?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世间万物的变化,常常无法说出哪个是好或不好,总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需要之下,产生不同的解释或是答案,也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看看过去自己的看法与行为,会觉得非常幼稚可笑,但是假如没有经过这段经历,又如何会有日后的锤炼呢?
一定会有人发表看法谈“指数可以涨到多少点位”,当然就一定会有人不服气认为不是如此而加以辩驳;有人因为不同意谁的意见,布下擂台邀请对方论辩;还有人愿意提供资金对比谁比谁的操作比较厉害;甚至于因为股民阅读了那个名家的分析,然后自认为受到他的误导而一状告到法院。
这些都可以视为生活的点缀与乐趣,就是有这么样的不同观点与观念,所以才会有论辩的产生,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一定会更完整准确,然后鄙视对方,或是看不起对方,或是要试图逼使对方顺从自己的看法。总是都如此这般,但最真实的却是:当真正的结果没有出现以前,都是个人主观看法而已。
简单的说是:“分析谈得头头是道,结果没人有把握”,不要说你没有把握,连制定政策的领导人都不可能知道指数最终会落在那个点位上,虽然他贵为可以直接影响市场的重要人物,但也不可能准确到点位的变化都可以把握。
那么要如何来看行情呢?只能从过去所走过的状况进行比较,从统计归纳中去比较,然后找寻最有可能的概率而已,从来就没有那个理论可以绝对的、一定会、完全正确准确的预测行情,的给你一个真正的结果答案,从来就没有。
《麦氏理论》依据均价线的统计归纳以后得出一个过去曾经出现过的模型,然后依此模型来进行研判,以下所谈的状况也大致上如此而已,至于结果只有等待真实答案出现以后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