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度不同看法不一

(2009-05-13 17:13:45)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最大、也是最糟糕的是谈话的假设性设计,例如“反正涨到3000点也不会承认过早确定中级调整开始的观点是错的”。今天你这样说行情,倘若他日行情不如你说的,你会不会自己承认错误呢?你会不会向我表示你错怪我了呢?

在还没发生的状况下,大胆假设“3000点”,也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说明推理的原理,就一句话“3000点”,这样不是变成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了吗?好像3000点在你的倡导下一定会来?如果不来呢?你有想到不来状况吗?如果不来那么你的状况与现在有何差异呢?

如果用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去指责别人“不认错”,用一个还没有发生的问题去说“他不认错”,这样的说词的确离谱,为什么听不到针对本栏推理分析的部份来加以讨论呢?总是说一些假设性的问题,假设性问题如何回答呢?都是假设的呀!没有用数据推理,说明都是在假设里头,还在感性的谈话,而本栏已经跳脱用感性看行情,已经用推理分析,这样不是更理性客观吗?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用感性的人看行情的如何可以针对理性推理分析的人来问话呢?基础不同呀!所以显然就形成“鸡同鸭讲”。对任何事物都不必看得太重,尤其对行情的分析,总有对的时候,也总有错的时候,本栏都是这样看问题,过去的状况自己说错了都会修正,所以就不会存在“希望与失望”的问题。不是希望你对我跟你所以我对,也不是因为你不对,我依从你所以被你影响,所以失望。假如是这样,你的分析就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如何能操作得好呢?

股市操作不需要针对谁的看法来谈论,针对性的说法本来就不应该发生,因为谁给你希望?谁又给你失望?这个希望与失望不都是自己设定的吗?本栏只不过发表对行情的一些看法而已,何来造成谁的希望与失望呢?

过去的行情曾经出现缩量后上涨不代表这一次就一定会一样如此,应该要将那个阶段的状况加以对比、比较,找寻其中差异,看看是否有相类似、有相近似的,或是有截然不同的,差别的状况与可能发生的状况。就以目前市场状况对比,条件已经不同,而且行情从来就没有两次一模一样的状况发生。

因此过去的缩量后上涨与这次的状况可能是“不尽相同”,也可能是“完全不同”,到底是哪一个呢?这个时候还是要用其他方式来判断,以其如此又何必去讨论过去的状况找对比呢?不如针对近期的状况来说明不是更直接吗?用哪一个直接的方式来说呢?当然还是回归到原来的分析体系域基础说明呀!这样才是最好的分析模式。

一定要跳脱自己带上的有色眼镜看问题,因为不过不想办法跳脱,那么还是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打滚,最后还是一样脱离不了原来的窠臼。如何脱掉自己的有色眼镜?要如何跳脱自己的论据与观点?然后可以轻松去看看别人的看法,如此也许会有更多不同的概念与意见。

只要听到“盘中即时语音的分析”与说明,很多问题都已经在里头说明,所以对行情的看法也不会有任何讨论,但是多数人仅仅只是凭着一个很初步的观点与接触,就开始谈论,这个态度与出发点基础就不正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