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鞭策与砥砺是进步源泉

(2009-04-25 14:58:24)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以近期的变化来说明与验证,让大家可以进一步体会麦氏理论,尤其在设定的言语模式,势必要先清楚认识以后才可以进一步体会,下面进一步论述。

例如本次的行情分析中,本栏谈到“当进入3月17日以后就会开始进入平衡点的改变”,什么原因呢?因为进入20日周期的循环关系,当天正是从小量到放量的开始,是第一次放量达到中期均量线的水平,而后面的持续增量推进,也可以清楚的看到3月17日的日成交量是最小的一个“日量”,所以它的影响反而变成最小。

平衡点改变是一个因素,但是平衡点改变以后必须伴随“失衡”,因为假如没有到时候的“临界点”,仅仅只是到了平衡点改变以后形成渐渐的平行条件,或是渐渐出现后续无力的状况,不代表会立即下跌。

从这个阶段的行情就可以说明本栏推理的状况,尤其到了14日的第一次平衡点改变到第一个5日循环完成,本栏就在21日向学员说明,“赶快调节股票,或是轻仓减磅,甚至于清仓”,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因为你没有完整的体会麦氏理论。

还记得本栏说过的一个统计模式吗?已经中期均量线812亿元的高点推算,达到1.6倍以上的1299亿元就是下一个均量潮的高点,而第二个阶段是1337亿元,也算完成量潮的比率原则推理。

当3月17日增量突破中期均量线以后开始从蓄量进入滚量,滚量的基础就是针对中期均量线的比率原则推理,到了3月23日成交量放大到1504亿元以上,已经达到从“蓄量”到“滚量”的比率水平,这个时侯就是进入滚量阶段,就是进入高量区域,所以3月23日的这天就是高量扣减的关键影响,也是进入量潮变化“失衡”的重要关键。

这个说明很多人在看本栏应用麦氏理论的推理分析,但是并没有理解与感受本栏分析说明的关键因素,常常都是不了解而错误解读。尤其是一些有意见也喜欢“评论”本栏分析,更有甚者是那些“故意来挑毛病”的人,往往他们说的状况也只是他认为的状况,不是本栏分析的精髓要义。

可惜的是他们总是站在对立面,往往最后结果都证明本栏说明是对的、有道理的,但是他们还是不死心,常常还是要找机会来修理。不过,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在“评论”或是“指责”以后都觉得自己理亏,或是觉得自己很“惭愧”。

本栏知道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是故意,明明知道本栏分析时如此的有道理,已经经过大半年时间证明是对的,为什么还要这样来“无谓指责”呢?因为他们也不得已,这是他们的工作,不得不这样做。

也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本栏将他们的 “批评”与“指责”当成“鞭策”与“激励”本栏前进的挑战与动作,要做得更好让他们“无言以对”,更让他们“无地自容”。因为只有用更好的答案与结果来回应他们的批评与指责,才是麦氏理论最好的体验。

这些才是最好的回应与论证呀!有了挑战才会进步,有些时候还要感谢这些“故意挑毛病”的人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