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理论论证的回述与体验
(2009-04-25 14:53:57)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用麦氏理论分析行情已经次次证明,从过去的论证中再来看看过程中的变化与状况,例如在去年的分析中说明的状况,第一次的说明之后,来看看后面的发展。
第二次在12月底,本栏一直谈到20日均价线形成的弧底形态就是一个重要的平行支撑,所以1816~1822点就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很难想像的是最后最低点在1814点,最低收盘时1820点,出现在12月31日以后,指数开始上涨。
这一切的分析基础就在成交量,因为从成交量的发展谈到与指数的对比应用,这样就达到了“量与价”的连带关系,这些才是麦氏理论分析的精髓。
到了1月14日之后的再次低点操作,又一次说明麦氏理论的成功优势,加上农历年之后指数突破120日均价线,几乎都说明了麦氏理论在推理分析过程中的分析模式与优势,最后的论证都让大家满意。
最有意思的是3月3日的最点2037点,真的没有跌破60日均价线,因为在这个点之前本栏就谈到60日均价线不会跌破,果然没有跌破。
在麦氏理论分析的基础中从来不会保证“一定”,或是“绝对”不会跌破,在语言的应用上,通常都会说“一般的状况”、“常态的状况”、或是“合理的条件下”都不应该跌破这个点。
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呢?因为这个才叫“分析”,因为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分析方式可以给你保证一定不会跌破,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与应用上麦氏理论也是煞费苦心,这些都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很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依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解毒,这样往往也无法完整与正确的体会本栏“推理分析”的意义。
本栏每一次还会叫上一句重要的补充说明,例如:假如真的跌破这些关系点,只有一句话,“买进”,因为已经到了可以买的时候,不必在意是否会再下跌。
或是在上涨时会谈到,“越过以后就卖出,然后暂时不操作,先观望,等待下跌”,这些都是麦氏理论分析的模式与应用,不过多数的读者在阅读时都是一眼带过,然后就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说明本栏的分析。
常常也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会加以演绎,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解读与应用方式,因为不能用你的理解来体会与应用,而是一定要用本栏的思路模式去体会与应用,这样你才能用到极致、恰到好处。
一定要回到麦氏理论的基础后才可以进一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