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价配合应用的时间及条件关系
(2009-02-18 11:58:06)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这一刻上证指数已经跌回10日线2257点,这个点位属于随时变化的点位,所以不是最精确的,在技术分析的应用上应该用前一日的比较完整,或是用60分钟线的10日均价线关系来看,不过市场通常会这样看问题,所以2257点还是有它的参考意义与价值。
10日均价线重要吗?非常重要,所以指数回调到这里当然必须多多关注。这个时侯的关键在对市场的体会与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信心程度,尤其是对股市操作的信念,因为假如你没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思路,那么当股指跌到这里时,你一定会开始慌乱。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牵涉到你应用的分析模式与工具,例如,在均量线上来看,10日均量线还在上扬,而指数在瞬间内跌到10日均价线,但是10日均价线也在上扬,不是10日的量与价都没有因为连续两天的下跌而改变,所以当然不会形成立即的破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这里谈的是:“不会造成立即的破坏”,但是假如时间拉长的话,条件改变,这样的看法也要修正改变。也就是说,目前谈的条件与基础在10日均量价线上,所以当然就是设定在这个基础来谈,但是假如转换成20日均量价上来看,结果值在时间结构上就有差异。
这个就是技术分析,在不同的结构与时间条件与角度看问题,结果一定会有差异,也就是你如何应用的问题。例如,你也可以应用5日均量价线来看问题,因为时间短,所以波动快,你的研判速度也比较快,操作的动作当然也快。但实践证明,也因为快,所以错误的机率也就比较高。
从市场的条件来谈,应该是在那个状况应用那个模式来看行情会是最好,然后以量潮作为基础进行演绎,这样的完整性最足够。例如,5天前的大量1723亿元(以宏汇软件为主)对今日就会形成一定的量压,在麦氏理论中称为“对比量”,即假设5天前扣减的指数2260点要形成有效的支撑,就必须有同等量。
即今日一定要有1723亿元的成交量才可以相对平衡量潮的压力,这样才不会构成5日均量线压低,因为当5日均量线压低时就会构成量压。当然还有一个“对应量”的应用,例如周二的5日均量线在1692亿元,今日必须有这个量才能稳住卖出盘,否则卖出盘就会松动。
这是从量潮的关系条件上来进行推理模式的应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指数撑在2260点上方时,原来形成的5日均量线的压力不完全会形成压力,因为5日平均成本的条件上还在获利中,所以就不会造成筹码的松动,这个也会形成相对的稳定。但是这个状况到了周五就会改变,而周四扣减2248点还算稳定。
这个就说明了短线急速压回这个区域,形成这5天来操作买进的人都没有利润,大家的成本又回到同一个基础,此时就是考验市场是否开始稳定的时刻了。注意!上述谈到成本概念不是以个人的成本,而是以市场的平均成本,这个也是一个假设性问题,是依据假设条件设定。
就因为有设定问题,所以分析结果就有差异,也就是你根据5日的关系可以得出5日的结果关系;用10日的关系也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20日也一样,这个就形成了承担的风险与忍受度不一样的结果,也就是谈分析的基础状况才能谈最后的趋近结果。
这个是技术分析中的深层次问题,坦白说,本栏假如再谈下去,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我在说什么?不是他不知道,而是还没有到那个领会的程度,似乎知道有这么一点关系与道理,但是总说不上什么?这就是其中的差异。而恰恰这个部份才是市场心理分析最完整的部份,也是一般人不会轻易重视的部份。
所以,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怎样的分析模式与应用,这个才是技术分析中最重要的部份,你也应该如此。结论是:目前在10日均价线上,应该要用10日均量线与均价线条件来看问题,本栏要说的是,10日均价线跌穿之后就会又一次反弹,看如何反弹而已。
前一篇:分线量潮的时间关系推理应用
后一篇:跌破10日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