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线量潮的时间关系推理应用
(2009-02-18 11:46:19)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第一个小时成交425亿元,同比继续萎缩,也拖累指数走低。将这样的状况与之前上涨过程中的量能扩增对比,你会在成交量变动上产生什么样的感悟呢?或者有多少收获呢?从2月3日的扩增量不断推进后,本栏就不断说明每日量、每时量扩增模式,当出现单小时爆出659亿元的较大量后,已经说明爆量过大会因为后续缩减量能而进入调整。
现在的行情不正是这样的状况吗?这一刻的调整大家更应该可以很完整的理解成交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引导和牵引。麦氏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引入成交量作为技术分析的基础,通过成交量的研究和研判,用分析三部曲分析,基本上都不会太偏离行情。所以不妨多做功课,也尝试着从成交量上多研究,岂不是更有意义。
以区域量的扩增模式来看,再缩量会低于1200亿元,大概想低于1000亿元的成交量就会比较困难,应该是很难。当然,当完成整个涨势后,进入跌势行情一定会继续缩减量,更低更低。所以以回档修整的条件来看,大体上出现继续萎缩到1200亿元以下的量能时,就会产生反击,后续会继续扩增量能,再涨的条件也是要增量,高过2000亿元以上的成交量应该会在下一次的上涨行情中看到。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在成交量方面,你可以通过观察成交量在日量、分时量上面的变化,来把握整体量的演变过程,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成交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再来看看价格体系,在观察价格方面,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K线结构,二是均价线系统。若就上证指数而言,K线结构上会暂时止跌于上个平台区域。
从2月9-12日,持续四个交易日构成的平台区域,蓄积了大量筹码,基本上在这个位置也会出现“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现象,至于是否会调低到2181点,则回补缺口会更好,从周K线结构来看,也没有更坏,所以反而会有利于整体市场结构的修整。
再来看看均价线系统,5日均价线直接贯穿,下一次就是10日均价线,刚才是刚刚好触及到10日均价线后就产生反击,但是比较可惜,缺乏明显的买进意愿而力度偏弱,这在量能的发展上是好事,但是对于反击时的价格运行就会带来不利。按照现有的条件,也应该很难起到立即持续而有效的上攻,还会有所波动。
倘若将分析周期细分,60分钟线结构显然也还不具备,30分钟线也不成熟,所以还是会出现反复颠覆的走势。不过短周期会服从长周期趋势,暂时来看波动空间应该不会太大。有关个股的操作空间有多大,就需要仁智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