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均价线之间还需相互协调

(2009-01-13 11:17:44)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大盘的变化在这几天里头的拉锯一定让大家感到无法适应,总是跟着国际股市或是消息走,无法形成自行的体系变化,这个部份说明了市场人心的不稳定,市场还无法形成对自己行情的判断与看法,所以总是一听到任何消息心情就跟着起伏。
这个心理面因素说明了市场的人心不稳,总是怕动辄得咎,所以进出操作都会更加小心翼翼,深怕一出手就错误,这个状况在震荡整理行情中常常如此,或是在行情陷入左右为难,在找寻方向时必然如此。这点状况本栏在之前已经说过了,尤其用周线形态谈到趋势的压力时也谈到。
长期趋势是主要的因素变化,长线是重要的关键,即长期的趋势还没有正式有效的扭转,所以自然会发生这样的波动变化。假如你是用短线角度来看行情,估计你一定会认为上方压力已经化解,尤其是用5、10日均价线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事。
市场本来就习惯用短线的关系去看趋势问题,这样当然容易犯错。例如,当看到股价重新站上10日均价线时,就误以为行情已经开始转强,其实10日均价线的基础是不稳定的,就算用20日均价线来判断,在长期趋势条件下,它也是不稳定状况。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所以在麦氏理论的均价线分析中谈到几个重要原则,例如大小关系、排列组合关系、就近原则等,都是重要的研判条件,可惜多数人都不会在意与重视这个因素,恰恰就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整个行情。例如,本栏常常说到的“不正常、不合理、不协调”的三步分析原则,正好说明了目前的现象。
例如,在下跌过程中,20日均价线竟然在60日均价线的上方,而60日均价线竟然领先20日均价线下跌,这个一定是在扣减的过程中出现扣减区域高低的不同,即短时间内较短的均价线扣减的对比K线都是集中在较高的区域,而较长的均价线扣减的高度比较低,速度比较慢造成。
就因为均价线的大小排列不合理,所以会进行调整,但是这个是指上证指数,假如你看沪深300指数,你可以轻易的看到60日均价线早就已经进入扣减低指数的位置,也说明了它们的逐步转强,这个也说明当中一定有一些属于沪深300指数中俱有代表性的个股会“揭竿而起”,这点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