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利好吗?

(2008-09-16 11:16:52)
标签:

杂谈

作者:亮话天窗

 

央行决定下调贷款0.27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这是利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层面来看问题,第一是时机的问题;第二是效果的问题;第三是影响层面问题;第四是市场看法问题。

 

先说时机问题,从年初的两防到目前的一保一控,“下半年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后面当然就是“要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已说明了政策上的适度调整,调整的原因当然是外在环境的改变,例如国外的经济环境改变,其次是国内的经济环境受到影响的程度。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到底影响的层面有多大呢?本来是预防经济发展太快到过热,才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马上转为保经济成长,这一来一往之间存在的差异太大,假如经济成长降到10%以下在8%之上,这样还可以达到软着陆的目标,万一快速的降到7.5%以下,形成硬着陆的认定,那么情况的发展变化会复杂一些。

 

对比去年11.3%的经济成长,今年假如最后仅仅维持7.5%以下的成长,对比相差的确是很大,但是也没有不好,毕竟还是大幅度成长,但是在习惯了超过10%以上的经济成长一下子降到8%以下,心理上的承受度如何?一下子面子不好受,这个才是大家要注意的变化。

 

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从奢入简”,原来可以大喇喇的花钱习惯,瞬间形成“出门就想到要花钱,不如省一省”的地步。原来要花大钱的,改为花小钱;花小钱的,改为暂时不花;没得花钱的,还是没有钱花,只有眼睁睁看着赚不到钱。也许一个月、二个月还可以期待找一份工作应急,万一经过三个月还是找不到工作,就会形成生活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也许在今年5月份之前还可以维持快速销售周转,进货后很快可以转出售变现赚一点,现在变成转不动,存货增加,负担加重。原来可以赚到一定数目的钱,早就计划如何支付开销,如今瞬间变成多余的钱不够,再过几个月变成连支付正常开销都不足,这个时候才是消费紧缩影响到实际收入,以及实际收入不足无法支应应有的开销,此时才是真正支付延后的关键,这样的状况估计最快11月底出现,或是在明年农历年出现,最晚拖过农历年后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那个时候的市场状况会更加难以预估。

 

所以时机上是:目前不进行调整,恐怕来不及了,所以开始出台宏观政策调整的改变。

 

政策已经调整了,会立即出现效果吗?当然不会,通常都需要三个月或是更长的时间半年后才会改变,也许需要进一步的继续调整,甚至于要经过几次的政策宽松释放后才有效过。因为构成的不利条件已经造成经济往来的利润降低或是根本没有利润,但是开销支出还是要维持,等于寅吃卯粮。若是存粮充足还可以应付,万一粮草不足,还没等得及宽松政策出台,已经倒在黎明前了,所以形成通货紧缩、消费滞后恐怕将会是后面面临的最大危机。

 

不习惯这样的状况,恐怕才是生活调节中重要的过程,调整不过来,最后也只有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这种状况未来的三个月可以轻易看到。信心喊话没有变成实际的政策,也只是“口惠而实不惠”。

 

贷款利率调降,对企业、个人的贷款利息支付是会减少,但是这样的减少实在微不足道,因为在国内,贷款利率的保证,也等于给了银行业保证了收入来源,毕竟贷款利差太大,仅仅只是调降贷款利率,没有同个时间提高存款利息,显然是降低贷款的成本,对银行业来说是少赚一点,成本基础一样,但是对存户来说还是“负利率”,等于将钱放在银行面对通货膨胀时钱反而减少,财富一样缩水。

 

对企业来说,目前问题不是降低贷款就可以度过,重点在于没有生意可以做了。本来一年可以做到1000万的业绩,现在连200万都没有,但是扩大生产线以后支出放大,连不赚钱周转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了,区区贷款利率降低是杯水车薪,缓不济急,初期的长效一定非常有限。企业一样中了“养、套、杀”的市场危机,一样是在扩大生产线以后没有生意做了。

 

坦白说,没有长效的调整,最后一定会再放大力度,如此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调降,这个有如12道金牌不断的释放,最后才可能起死回生。

 

这样的影响层面如何呢?只是适度的调整,还不是大面积的改变,显示的是好不容易控制的通货膨胀,目前才传导到PPI,还需要观察后期的影响,所以才不敢大幅度的调整改变,也许到月中PPI公布开始出现降低趋势以后,调整力度才会加大。

 

市场会如何看待呢?已经是狼来了,多次的虚晃一招,初期也许会有所期待,但是目前已经练就“停、看、听”的功力与习惯,估计暂时还会继续观察而已,不会立即出现大幅度反击。

 

真正需要的是信心,必须是市场开始有信心;信心不恢复,任何的政策调整犹如一颗小石头丢入池中形成一个水花而已,大不了形成几个涟漪,市场需要至少震动一下的效果估计很难。

 

不过有好过没有,至少告诉我们政策开始转向,也许也该到了关心市场的时候,也许我们更要在第一道金牌出来以后,再等第二、三、四、五.....................道金牌以后才有可能转变。股市是不是已经到了进入“深切房”的阶段呢?假如是,恐怕需要的是强力“电击”一下,恢复心脏的跳动,假如只是心律不整还好一点,万一真是病入膏肓,那么是药效罔然,对股市已经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地步。

 

如何呢?还是用麦氏理论来看才最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