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我们尝试从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深成指三个指数的周K线来探讨明日要如何作收才对多头有利,而且还对下周的行情有帮助。假如不是这样,至少不能形成进一步破坏,或是破坏形成后,再来一次下跌会如何?
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这样会更加清楚,首先看看上证指数的周K线,首先说得是假如我们用的是6、12、24、48、96、144周均线来谈,同样基础、同样模式才能进行相同对比,因为不一样的基础与模式就无法比较。
为什么是用这样的均线组合呢?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均线参数使用虽然是依据自己喜好与需求来使用,不过也有一定的依据与原则,其中有二个很重要的概念,一是公约数的设定,二是公倍数的设定,我们看了很多有关葛兰维的均线“八大法则”都没有谈到,而且均线中还分出短期、短中期、中长期、长期与超长期,当然这个部份也可以用在均量上。
这个部份就如先定下一个基础模式以后,我们才能在同一个基础来谈话,否则“我说我的、你说你的、他听他的”,结果都没有交集,结果很多没有仔细阅读或是没有看懂的读友,往往就喜欢“以管窥豹”,仅仅只看了一点,就大肆评论,而且还妄加指责,这样的评论反而曝露个人的不足。我们不怕你的批评,但是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妄加论断,就不是一个好的评论者。当然我们不会去看,也不会去管,因为“谁不被人背后说闲话?谁不在人背后说闲话?”,换一个立场,你的对待方式也许更不文明,你说是吗?
上证指数除了6周线本周(还在调整)下拐外,其他都是上扬,所以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头排列,是一个强烈多头排列。不过这样的上涨,比率幅度也颇大,假如以12周线作为一个回档的标准,在上周过程中才出现一次回档跌破12周线而已,所以假如以长多角度看,这次又再度跌破12周线,不过12周线还没有拐头,倘若这次12周线拐头,那么可以肯定指数就会回到24周线,这个就是扇形模式的调整,只是这个当中的波动比率,即下跌的比率,第一次比较小,第二次比较大,第三次更大,然后进行大的回调。
一般的法人因为持股时间长,可以忍受的幅度大,所以不会理会这样的波动,但是散户的忍耐力有限,只要出现一个波动就会动摇持股信心,这个就是最大差异点。
6周线拐头的变化影响在本周的扣除点5552,假如周五可以收在这点之上,那么6周线就不会拐头,不过到了下周6周线扣除5903的最高周线收盘,显然到了下周对6周线更为不利,要制止6周线不拐头已经不可能,所以纵使明天收在5552点,或是6周线的最高点5682,估计都无法改变后面的向下调整,所以假如一定要护守6周线是有困难的,只要压力一加大要不跌都很难。而12周线本周(调整中)在5474点,最高点都没有越过,估计到了下周只会更辛苦。
而12周线本周因为扣除的是8月13日该周最低点收盘,所以12周线是助涨形态,但是到了下周扣除点调高为5107点,这个时候就会构成推不动的压力,简单的说,本周可以撑在5032点后反弹,主要就是这个点的发挥。但是到了下周,5107点就失去它的作用,这个时候产生的支撑减弱,若加上6周线的压力,这样就对多头产生更大破坏了。因此,从时间上推论,下周三下午盘及周五,对多头来说就是一个严酷考验的时候了,因为产生更大的破坏会从这里开始,除非能够力挽狂澜的扭转,否则一旦恶化后,情况就不容乐观。
倘若出现6周线死叉12周线,与前一次类似,若再加上指数不仅跌破5107点,而且还跌破24周线4821点(本周调整中,下周会往上移动),那么情况就更不乐观。
这个就是均线体系的分析,而且是用一个个相互循环的环环相扣推理模式进行分析,将被视为落后指标的均线转变成可以领先预估的推理模式,也可以预知可能的变化模式,如此就有一个操作上的准备了。
假如用一样的模式看沪深300指数,本周的6周线调整已经与12周线快结合,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下周一定会死叉,表示沪深300指数已经无力回天了,能够反弹到12周线就已经算强势,若转换成日线来看,除了量潮萎缩、指标进入相对低挡是比较有利于多头外,均线系统或是周线主轴是非常不利多头作价,因此形成与上证指数不同的局面,到底是上证指数拉抬后形成沪深300的跟进上涨,还是因为沪深300下跌,引发上证指数跟着下跌,这个就是一个期待与矛盾了,也是周五会发生的事。
本周沪深指数也许还不会扯后腿,但是到了下周三后,一定会产生被沪深指数个股下跌而硬生生打压的局面,因此不宜乐观,因为上档压力渐渐加重了。
深圳成指的形态与沪深300类似,这个也让我更加担忧了,因为假如沪深300与深圳成指同步出现下调,恐怕谁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到时候光是有量缩一项是不够的,反而是“每一次的缩量就表示会创出另一次新低”,这个是最不好的状况,请大家务必多多注意。
我们仅仅是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没有要影响你的决策与操作,你可以参考,更希望你根本不必理会在意,也不要因为看到这样说了以后就给自己定调,然后开始有话说。也许正如另一些人说的,用这样的说法当成反向思考,那么请你不妨这样使用,因为这也是一个分析模式。甚至于你可以多收集超过20个或50个分析师的看法,然后统计一下,只要他们看好,你就看坏,估计你正确的比率更大,因为统计上显示,80%的人是错的,分析师中的比率也是一样,因为他也是人。
上述分析中用的条件,你一定要先看得懂以后我们再来讨论,假如你要讨论,至少要有一点水平,不能只会骂粗话,记得!当你讲粗话的时候,也曝露你的短处,你的不足之处,你的修养不足。不要以为你骂了别人就很爽,因为你也伤了自己。
本栏声明:
以上内容纯属本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