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

(2012-04-26 17:30:06)
标签:

乌镇

旅游

分类: 邂逅有时


http://s1/middle/4a8b38dahbe91b3d98420&690

乌镇

  江南水乡在我的意象里本身就是一幅薄雾轻笼的诗意水墨画: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水阁临水照街,乌篷船在水中轻轻慢慢地流动,头上包着蓝色扎染碎花布的船娘摇橹生姿,橹声欸乃……

也许北方没有的过吧。这些存在我的记忆里令我神往的景致物象,会在四月春光的一个不经意的时候,像黄昏涨落的潮水一样,起起伏伏,进进退退,不时勾引撩拔着我早已萌动的春心。不能平静。于是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去乌镇吧,去乌镇吧。

蛊惑成真。终于在四月暖煦的春风里站在了魂牵梦绕的乌镇景致里。

来的是乌镇的西栅。下了车直接映入眼帘的是和合二仙。二人僧衣赤足,续发,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笑望相对。随行导游告诉我们这两位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手中的荷花和圆盒意寓着和合。

http://s9/middle/4a8b38dahbe91bf7752b8&690

 

我的眼睛立即亮了。寒山拾得又是两位诗僧,这个我知道,原来他俩就是和合二仙呀。唐诗中亦收录寒山一首诗: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现在这两个人就这样近的以神仙的身份站在眼前,一时说不出的亲切与敬意。原来他们竟在这里,难不成他们是乌镇人?

江南的小镇水乡多,人家尽枕河。在乌镇,水阁似乎比桥更能引人入胜。乌镇的民居不仅沿河而建,而且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古柱打在河床里,上架横梁,再搁上木板依水而建,当地人称其为“水阁”。

茅盾在《大地山河》中曾这样写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让你看到了真正的橹声乃,飘然而过……

来到乌镇,当然要坐一坐当地船娘的乌篷船了。

春天的阳光落在乌镇的小河里,河岸杨柳软软细细地垂到阳光闪烁的水面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绿意盎然,树色阴阴。

刚刚过了清明小长假,西栅的游人并不多。

我们坐在乌篷船内在漫漫时光里悠悠行进,行进在此时的水乡小镇。头包蓝色扎染小碎花布的船娘,脚穿黑绒方口系带布鞋,静静地撑下竹篙,一仰一合,一合一仰,不急不缓,神情悠然笃定。船轻巧地划过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来往的船只相遇,船娘向同乡用吴侬软语相互热情打着招呼。

http://s16/middle/4a8b38dahbe91c2eaef7f&690

生活在她这一仰一合里放慢了脚步,坐在船篷里心静如水,什么都不想,与此时的心淡然相对,与此时的乌镇安然相对,一时忘了忧忘了愁,忘了时间在流淌,与世间两两相忘,淡笑从容。留下来,隐了吧。

真静呀,乌镇的时光!真静呀,此时的心境!时光似是停在了这悠悠的行船里。这静里透出的气质似乎与你相符,静得可以让你与自己的灵魂相对。

橹声欸乃,水韵悠悠,这了一座小桥又一座。两岸水阁沿着河道密密长长地延伸开来,临水照街。斑驳的粉墙破旧的黛瓦向你低低诉说着它在这座小镇的历史,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掩不住它诗意的身姿。

 “我家大门临水开,一支竹篙归去来。”一切都是这样随意淡然,一切都是这样幽静恬然。

向水而开的雕花木窗。栏杆内几盆即将开败的临水照花的粉红海棠。两把闲闲的藤椅。凭窗而立笑语盈盈神态安然的年轻女子和男子。

通济桥和仁济桥成直角相交,在水中投下一袭倒影。桥上行人缓缓慢慢地从桥的这一头穿过,行到河对面去。

行到水穷处,船娘突然用手指着前面的木栅说“这木栅就是东栅与西栅的分界。”

http://s7/middle/4a8b38dahbe91c5c72806&690

上岸时,正好逢着乌镇人清明祭蚕神的蚕花会。穿红着绿的年长一些的男男女女,涂着红脸蛋坐在即将开启的龙船上,祈求蚕业兴盛。船上供奉着蚕神,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导游小俞对我讲,这是乌镇人每年清明的风俗,很隆重。她还为我兴起念起了乌镇民谣:三月三,庙门开,乡下蚕娘出门槛,东亦逛,西亦颠,轧朵蚕花回家来。

浩翰的岁月长河里,原来,人世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这样的珍重事。

走进幽幽窄窄的深街古巷,脚下是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路,两旁是高高的木房民居,头顶是一片窄窄的天空。

民居已经不再是民居,变成了招牌林立的客栈酒店饭庄和特色小吃小件店铺,各有特色。正值中午,街上飘来阵阵谗人的香气,桂花糖,花生糕,大碗羊肉汤……

路过一家桂花糖的店铺,门口挂着一个木笼,笼里的一只八歌卖力地向身边经过的过客叫着“不粘牙,不粘牙……”大笑,不买都不行了。

随行小俞告诉我们说“乌镇的经营比较规矩,每家在自己的居所可以开饭店,一家只允许放两张木桌接待客人,机会均等,不存在拉客的现象。

这样幽深的古巷,这样古朴的木制结构的房舍,这样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让我突然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若是一个雨天,再有一个身姿曼妙的女郎,撑着一把油纸伞从古巷中踏着青石板幽幽走过,你是不是就错觉的以为,她就是那位从诗中缓缓走来结着愁怨的姑娘……

 

 

 

http://s11/middle/4a8b38dahbe91ce8bc83a&690

http://s16/middle/4a8b38dahbe91d5d9fedf&690

http://s7/middle/4a8b38dahbe91d80ee2d6&690

http://s11/middle/4a8b38dahbe91dbe76c4a&690

http://s13/middle/4a8b38dahbe91ec347e4c&690

http://s10/middle/4a8b38dahbe91ee152ba9&690

http://s5/middle/4a8b38dahbe91f622cdf4&690


 

http://s8/middle/4a8b38dahbe94377586a7&690

 

http://s2/middle/4a8b38dah797539182721&690

 

 

http://s7/middle/4a8b38dahbfe02e806456&690


http://s8/middle/4a8b38dahbfe02a532357&690

http://s8/middle/4a8b38dahbfe02b06bb1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寒烟
后一篇:绍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