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梅坞龙井上下沉浮滋味人生 |
分类: 有所思 |
http://s15/bmiddle/4a8b38dah77038ccd4dae&690
茶里人生
清明刚过,便买了二两明前的梅坞龙井。茶是刚采制的新茶,新鲜的黄绿色,带着新鲜的豆香气,外形扁平,挺直平滑,芽头幼嫩肥壮,身骨沉重。第一眼看到便心生欢喜,“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一见倾心。
茶老板是一个亲戚,茶馆开得有声有色,得知我们泡茶用的是普通的净化水,又割爱送一桶从杭州虎跑泉空运过来的虎跑泉水给我们。我自然明白,“龙井茶,虎跑水”,此为西湖的双绝呀,如此条件俱全,才不负此茶,茶的色香味形才能发挥到极至。
回到家,迫不急待地烧水。洗杯,控温,置茶比例50:1,浸润,高冲水,我样样不含糊。
黄绿色的茶叶上下激荡过后,漂浮在水面,在氤氲的水汽中慢慢展开,似刚从茶树上采来的青茶,翠绿有加。透明的玻璃杯似一水晶宫。茶和水彼此交溶, 85。的虎跑水,新鲜的绿茶,水舒展了茶叶,茶使水变得澄碧清明,各自发挥到极至,于是就成为了一杯香气馥郁的茶水。浮在水面的茶叶在杯中浸润后开始下沉,一片,又一片,片片又片片,籁籁的,错落有致的,寂静地沉落到杯底,似下了一场春雪,顷刻,便春染杯底,绿满晶宫。
左手托着杯底,右手握着茶杯,一种豆香气扑鼻面来,吹开浮在水面的茶叶,轻轻啜了一小口。一种淡然甘醇的滋味瞬间弥留齿颊。这淡然之味似乎无味,但分明有一股清爽的太和之气在口中回旋不已,令人顿觉宁静清和,洗却凡尘。清代茶人陆次之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此刻,品饮此茶,我方体味这句话“甘香而不洌,无味之味和太和之气”的精髓,体味这明前极品的梅坞龙井的至味。果然,虎跑泉泡出来的龙井茶让我领略到和其它水泡出的茶是这般高低不同。
往杯中冲入第二泡水时,纷纷飘落的春雪已经停住了。茶叶上下沉浮后,朵朵花开,分为上下两层,一芽一叶的“旗枪”,一芽两叶的“雀舌”,卷曲成螺的,弯曲成眉的。凝神静静地观望,感动着,清柔着,欢喜着,让老公停下手里的工作一起细赏这杯中风景,迷醉其中。有极少数的茶叶稀稀落落地浮在水面。茶水的滋味愈加甘醇,口中的太和之气愈是分明。
茶叶的上下沉浮,多像森罗万象的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一些事情,由青涩浮躁到成熟沉稳,每个人都要历经岁月之水浸润,吸收精华,然后才能舒展开花,散发自己特有的香气和滋味,并愉悦他人。飘浮在上的茶是浮在生活表面的浅薄意想,经过最初的躁动不安,上下浮沉困惑,最终,都会清朗地沉于杯底,释放自己清纯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归于寂静。这是一条静默的孤寂的带有个体特性的必经之路。
以前初学喝茶,也喝过被称为梅坞龙井的茶,第一泡香气馥郁,有浓郁的豆香气。开始闻到这种香气,便欣欣然,觉这是好茶,可是喝到第二泡,汤色便减淡,第三泡滋味全无。手中这杯真正的梅坞龙井茶,喝到四五泡,滋味犹存,弥留在口里的太和之气,久久不散。这才明白,同一种茶,不同级别本质亦会有很大不同。初时香气过高的茶,急功近利,有种张扬之气,矫情,造作,急于表现自己,急于让人认可自己,但不懂得收敛淡然,不懂得回味持久,很快便没了底气,容易让人一眼看穿。这样的茶,这样的人,只能停留于表面的浅薄,走不远。这杯梅坞龙井,“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此无味之味,便是至味。它不张扬,不表现,本色自然,内外兼修,有深度,意韵流长,可幽微入心,是自美自持而不自知的大气。好的茶,就如同好的人,谦和内敛,低调不张扬,不虚饰,从容淡定,有深度有内涵。就像老子说的“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我家客厅的墙上装裱了一副字,用正楷书有“修厚德,持正道”几个字,旁用行楷小字书“望侄内外兼修”,是我家迁新居时叔叔送给老公的勉词。正合此茶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