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爱
(2009-01-23 13:51:27)
标签:
杂谈 |
在孩童时,记得父亲只要一闲下来,就坐在大门外那张长木凳上,点着一支香,往烟袋嘴里放一点烟丝,用香点着,然后深深地吸一气烟袋,烟雾就会从烟袋口冒出来,然后久久地凝望着家对面的山。
每每此时,我总是站在门边,默默地看着父亲,没有语言,顺着父亲望的方向看去,我总在心里想那山里有什么,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多少年过去了,这样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不曾模糊,也没去过那座山。
说起父亲,他很少说话,瘦瘦的、个子很高,整天都在忙着下田下地。看起来总是比和他同龄的人忙,也比他们苍老许多,可能是他过早的就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吧。
父亲他们有五个兄弟,父亲排行第四。兄弟们有的出去当兵了有的外出读书了。唯有父亲留在了家里,父亲对爷爷奶奶这样的安排总是默默的。最初我知道这些的时候,为父亲感到很不平,怨爷爷奶奶太偏心了,也有些讨厌父亲的软弱。
在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想不起有和爸爸亲近的画面,有时候好羡慕伙伴们能架在父亲的脖子上和父亲一起玩。而我只能是远远地看着父亲,感觉和他好遥远。
唯有到赶集的时候,父亲会将我放在他那辆又老又旧的永久牌自行车的后座上,我会紧紧地抓住父亲的衣服,这时也许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感觉和父亲那么亲近。
渐渐的,已开始懂事的我,不再敢看父亲,也不在羡慕伙伴们能和父亲有多么多么亲近,也不想父亲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因为我害怕,害怕看到他渐渐消瘦的脸,尤其是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总感觉在暗示着什么。
后来,有一次父亲喝醉酒回到家,他对我说:“我之所以供你们读书,是因为我没读过什么书,希望你们以后有文化了,找口饭吃没我那么辛苦。”在我所有记忆里,这是父亲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这句话在无形中激励着我下意识的要认真读书,我要认认真真地读书,我对自己说。
在每次考试没考好,这也让我更害怕回家,但父亲从没责怪过我,“下次好好考就是了”父亲每次都是这句话,而我每次都只能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
后来从邻居伯伯那里我才知道,父亲小学都没毕业就回家了,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读书或是成绩不好,而是得了病,病好了就没再去读书了。后来兄弟都外出了,爷爷奶奶怕以后老了没人依靠,就早早让父亲结了婚,把父亲留在了家里。听大伯母说,其实父亲也想出去,他曾看到父亲写了放在枕头下的小字条:我一定要出去。
而如今,叔叔伯伯都在外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有车有房。我和哥哥已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弟弟大学也快毕业了。而父亲依然在乡下种着地。到现在我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写“我一定要出去”的字条,为什么那双深陷的眼睛总是凝望着对面的大山。我不知道父亲现在心境是怎样的,有没有怨过恨过,回家无数次我想问,但我没有那个勇气去问。
父亲现在依旧不爱说话,看着他已花白的头发,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想为他做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想对他说点什么,又感觉说什么都已是多余。
但我想父亲应该没有怨过恨过吧,因为现在我已不再害怕看到父亲的眼睛,那是一双平静而充满温暖的眼睛。
而我怀念的依旧是那辆永久牌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