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一部真正意义的音乐剧

标签:
百老汇音乐剧梁祝舞美娱乐 |
分类: 传媒视角 |
http://s6/middle/4a8a852fg73f66adced85&690
http://s11/middle/4a8a852fg87a02d21ef3a&690
终于看了心仪已久的音乐剧《蝶》。开场五分钟便对自己说,这个剧值得一看,有点百老汇音乐剧的味道。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谢幕时,男主角在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中依然唱着谢幕曲《我相信,我坚持》,那一刻心里一阵感动:我们到底有了自己的音乐剧。
一直以来,音乐剧在业界里似乎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大家都很想搞却又不敢搞,或者是搞得不汤不水的,招来一片骂声。印象中以前看过的本土的音乐剧,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剧,大多都是话剧+对唱+舞蹈,充其量也就算个不伦不类的舞台剧,离真正意义的音乐剧相差甚远。
为什么说《蝶》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呢?主要是它的基本表现形态和整个创造理念,都与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比较相符和接近,没有了以往那种“四不像”的别扭和牵强。《蝶》给人的感觉与《猫》很是相似,看上去很美。尽管与正宗的百老汇音乐剧相比还是有不少距离,但做到了这一步,已经是很令人欣慰和感到自豪——中国人也可以拥有自己本土的音乐剧。
其实,我们创作音乐剧的人才并不缺,却的是理念和认识。如今《蝶》的主创班底中西结合,大胆引用了几位在音乐剧创作上颇有建树的老外艺术家,舞美的、灯光的、服装的,加上本土编、导、音乐方面的优秀人才,如制片人李盾、编剧的关山、作曲的三宝等等,拿来了别人的精华武装自己,将东西方文化互补交融,历经了10年筹备、10次改版,才诞生了这部大型的原创音乐剧。
《蝶》采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在西方音乐剧表现手法的全面包装下,重新演绎了一段新编的现代版梁祝神话,以化蝶般的浪漫和执著,讲述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相信,于是我坚持,我爱,于是我坚持。它的故事紧凑,情节感人,旋律优美,还有几段听上去不错的男女对唱。其中不乏有可以流传的单曲,不明白为什么剧团没有在这方面努力,否则,可以借着打响一两首《蝶》的代表曲,更加有力地将《蝶》推广辐射出去。不无遗憾的是,男女主角的声音不具张力(与歌剧《太阳雪》专业的声音相比就逊色多了),听上去不够圆润、明亮。当然,这都无损《蝶》的总体艺术魅力。据报道,《蝶》自首演起便引起轰动,至今已全球巡演150多场,创下中国音乐剧演出新纪录。同时,该剧还历史性地为中国拿下首个国际音乐节大奖,被称为“最有希望媲美《猫》的经典音乐剧”,并已受邀上海世博会惊艳压轴。
音乐剧是一个很讲究整体效果的舞台产品,除了故事、人物、旋律以外,舞台调动、舞美设计、灯光运用、服装装饰一点也不能含糊,《蝶》正是凸显了这方面的特长。据悉,《蝶》的导演、编舞、灯光等,都是世界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原班人马。擅长于音乐剧的老外们更加懂得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应用国际顶级水平的舞台流动布景、灯光效果、多媒体LED设计和混合现实技术,融合鲜明的现代元素和时尚视角,使得有限的、平面的舞台变得立体起来,变得美轮美奂起来了。
耗资6千万的《蝶》,被媒体称作“史上最贵的音乐剧”,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以我看来,值得。现在我们都不差钱,为什么好的作品还是不多了。还有一个令人反思的是,这样一个大制作,竟然出自东莞、出自一个叫做松雷的东北企业,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什么事啊?为什么中心城市如广州就一直不能拿出一两台像样的、具有影响力的舞台剧呢?令人汗颜啊!
相关链接专家评论
□ 陈晓生(哈尔滨歌剧院院长)
这是一部好听、好看、好玩的作品,音乐剧《蝶》成功了。15年前我在美国看了音乐剧《猫》、《悲惨世界》,今天再看这部《蝶》发现,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蝶》真正是有国际水准的,手段都很完整,传统梁祝故事的现代演绎,创造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反叛。舞美设计上,气势辉煌,立体表演空间很强,活动支点都很到位,多媒体的创意非常的独特。《蝶》不是环境的真实,而是一种意境上的真实,这种理念非常的成功。
□ 王自淳(哈尔滨市创作评论室创评部主任)
商业和艺术的平衡点奠定了这部戏的成功。《蝶》给音乐剧的中国本土化带来很大的收获,与国际艺术完全接轨,从内部上也要融合,东方的文化气质,蝶人们的象征,人类的弱势群体的发生,这种思考也带有西方哲学的思考,内容上也能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关爱这部《蝶》剧。
□ 周昕(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
这是我见过的本土第一部可以称它为音乐剧的作品。音乐方面我认为三宝足以撑得起音乐剧各种表现形式。事前我也很担心他把《蝶》的音乐变成演唱会,但我看到他的另一面。他很好地驾驭了磅礴的合唱,还把作为戏剧音乐的各种冲突、剧情等诸多元素都关照到了。演员表演方面,我比较认可的是老酒鬼。
□ 王洪彬(剧作家)
凝重独特而不离其义,放纵的元素很多,都被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融合在一起。人物的诠释、蝶人族群的徘徊,压抑情感的纠葛都挤压在近在眼前远在天涯的作品当中,让人冲动,让人感动喜悦,让人冷静后思索。人们都在追求渴望有尊严的生活,这个剧的主题很震撼。“我相信,于是我坚持”是对整个剧的张扬和回答,这概念来源于中国的梁祝,又超越了梁祝。本剧的思想深化飘逸,只是借助于梁祝的文化符号,潜藏着它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