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爱心与机心

(2011-12-04 11:23:1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爱心与机心作者:韩一僧

 

   十一的时候听吕老师在会馆听琴。没有约定,吕老师便自己弹起了《鸥鹭忘机》这首道家名曲,在座的四个人都听得很是投入。曲终,朱老师高兴地说:“太好了,我看到了五色的光,还有莲花。”我们大家都笑了,但各自笑的内涵都有所不同,有赞叹的,也有否定的,也有无语的反映。

因为音乐本没有固定的表达和解释,因听者之心而变化而已。当然想象力丰富的人一定会有某种幻觉,甚至于执着于某种解释。这算是一种境界,但是否究竟呢?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评价。

   我说:“这个曲子无比空灵,仿佛是拨动了第七、第八识的深度内心,古琴真是厉害!而现代音乐尽管表面的声响很强烈,又丰富,却大都没有如此的穿透力。”

   吕老师点点头说:“这曲子讲的是一个《列子》里的故事,说一个孩子每天到海边,都会有许多海鸥围绕着他,大家其乐融融。有一天,他的父亲听说后,和他说希望能抓两只回来玩一玩。于是第二天,孩子有到了海边,但意外的是海鸥不再落在他的身边,总是离他很远,仿佛知道他要干什么样。”吕老师笑了笑又说:“所以机心不可有呵!”

   此后很长的一段日子,我都在关注我在做事中是否有了“心机”,尤其每到烦恼的时候。

   在这个世界,人们在合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对机”,也就是各自站在自我的利益上算计别人。只要有一个人起了“机心”,另一个人也会用“机心”去反击,于是整个人类社会便被“机心”所联系起来,形成了相互算计的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大家不得不生存在怀疑、痛苦、背叛、矛盾和战争之中,最后大家都不得善报,因为起心动念已经错了。

在“机心”生起的刹那,人就注定会堕入烦恼与失败的因果循环之中。我是在此深有体会的,回想我有许多的重大决策其实都参杂了私利的算计,潜在的迫害心,甚至由嗔恨引发的报复心,它们影响了我的行为抉择,影响了许多人对我的看法,更影响了我的事业和群体关系。

仔细想想,连鸥鸟都能知道人在想什么,在孩子产生机心的时候远离,何况人呢?我们自以为别人不会知道的心念,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可能说不出来罢了,而内心的感应一定会让每个人的行为发生自然的选择:吸引、对立或者逃离。

 

   我和陈博士讲:“心机一起,立堕烦恼呵!”

   他深以为是:“对呵!我这两天就因为一个合作的事,双方都不愿说底价,于是就开始烦恼了。”

   我笑了,他也在笑,笑中有无奈,也有释然。因为我们毕竟了知到自己烦恼的起因了,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接下来就是要监督自己的心,不要贪婪,也不要情绪化,让自己时时定在正念里,让无我的公心生起来,自然会化解烦恼,回到正确的选择之中。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他们大多在有“心机”的状态里与我们相处。如果我们没有机心,又用什么样的心与对方交流、合作呢?如果不断地被别人算计,而自己又毫无所谓,那样可能吗?我们一定会愤怒的!而且会因为愤怒而变得更加愚蠢,又会在愚蠢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激烈的行为。于是会让“机心关系”变成“仇恨关系”,最后连表面的和谐也彻底消失。

 

   因此,智慧的人一定会选择“爱心”来对对治。

 

  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我们不起机心,不去讨别人的便宜,同时又能包容别人的机心和无知。让对方了解到你是知道对方的想法的,只是为了对方内在的自我真正能够实现平衡,所以要采取一些妥协的行动。或者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错在哪里。或者让对方承担错误念头不愿改变所必须承担的结果。或者暂时远离。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时时觉察到自己的心是否清明,是否带着“爱”在面对。因为我们一旦有了嗔恨心,便会产生报复心理,也就必然堕入烦恼和机心中,不得解脱。

   因为唯有“爱心”会让我们在世俗的情绪中学会“无我”,并在“无我”中真正包容,在完全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时时觉知,对当下的内心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与道合一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能否让自己生活在快乐之中的基本条件。

 

   所以佛才希望众生:“永居安乐及安乐及安乐因,远离众苦及众苦因。”安乐之因便是“爱心”,众苦之因便是“机心”,而“机心”背后的动力又是“贪嗔之心”。因此佛才希望众生:“远离贪嗔之心,往平等舍。”

 

   我非常庆幸我有一些很好的道友,他们不是圣人,但都有在烦恼中觉察自我,改变自我的勇气和智慧。他们会向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但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对方认可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心念,让自己回到有爱心的正路上,与自己的内心以及世界和谐相处。

   所以我们彼此间会有一种深切的信任和理解。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大家便会共同的认定,便会有和谐的行为,于是彼此便有了没有任何机心的关怀和支持,也就拥有了生命之间的安全感和共同成长的能量。

 

   我想这应该是我这许多年奋斗和修行的成果吧!因为这个拥有正念的群体,让我真正感受到生命本来拥有的幸福和光明。

0

前一篇:老妈写日记
后一篇:人文历史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