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叶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 刊发于《收获》2008年第3期。获得第五届(2007--2009)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票数第一名。
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2010年11月9日晚上八点,在绍兴大剧院举行。
颁奖词:《最慢的是活着》透过奶奶漫长坚韧的一生,深情而饱满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家族伦理形态和潜在的人性之美。祖母和孙女之间的心理对峙和化芥蒂为爱,构成了小说奇特的张力;如怨如慕的绵绵叙述,让人沉浸于对民族精神承传的无尽回味中。

2010年11月10日上午九点,获奖作品研讨会在绍兴咸亨酒店树人堂举行。获奖作者方方和乔叶作为作家代表发言。乔叶的发言如下:
这两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常有记者问:60后作家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80后作家也已经纷纷崛起,身为70后你是否觉得尴尬?我说:我不觉得尴尬。有什么可尴尬的呢?没错,60后作家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60后作家都被确立了,被确立的,只是那些优秀的作家。再往前看,50后,40后,30后,他们中那些优秀作家的地位不也早就已经确立?即使是100多年前出生的鲁迅先生,他的地位也依然像山一样确立。确立从来就不是我要面对的问题。另外,夹在60后和80后中间,这也不会让我尴尬。80后将来不也会夹在70后和90后中间吗?哪一代人不夹在别人中间?因此年代也从来都不是我要面对的问题。面对这些宏大的概念,作为一个写作个体,我觉得重要的只是:你凭什么来确立自己,你是否有资格被确立,你是否足够优秀来被确立。也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只是作家自己的问题。
还经常有媒体会问到市场,问我会不会为市场写作?我说市场所意味着的广大的读者群确实是一个诱人的所在,它意味着名利双收,因此被很多写作者日思夜想热烈追求非常正常。我也爱读者,我也爱市场,但是,请原谅,要我不顾一切地去追赶着他们,我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觉得市场的腿太多,如同一个圆心发出的无数条射线,我不知道该顺着它的哪条腿来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的腿跑得太快,我即使选定了一条腿,恐怕也追不上。因此,我就不追了。如果说市场是一个魅力无限的情人,我宁可守着这份暗恋来修炼自己,让自己的作品长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更好一些。——对市场对读者我抱有足够信心,我知道有太多的读者都眼明心亮,火眼金睛。要让他们来爱我,我只能让自己变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更好一些。只要我足够好,我就不会缺少他们的爱。也就是说,前提仍然只是那一个:就是你是否足够优秀。
什么是优秀?指标很多。在此我想重申我曾说过很多次的那些定语:一个诚实的写作者,一个心灵富有责任的写作者,一个有信念的写作者,一个不断拥有新的可能性的写作者——这些加起来,就是我认为的优秀的写作者。
文学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优秀的心灵才能走得长远。奖项是长路上一个又一个温暖驿站,行者们在驿站里可以休息,吃饭,喝茶,聊天,享受友爱的拥抱和诚挚的鼓励,但是,接下来要做的事,依然是出门上路,继续走。虽然已经获得了鲁奖,但我深知自己离优秀这个词还很遥远。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是我的此生梦想,我会为此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