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硬的稀粥》--阅读王安忆《月色撩人》

(2008-10-20 21:20:32)
标签:

杂谈

《坚硬的稀粥》--阅读王安忆《月色撩人》

                                      作者: 更的的也
     王安忆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甚至是大陆当代最好的作家(无后缀之一!)。如果百年以后来回望当代文学,也许是一地鸡毛,而唯一的一只鸡蛋就是也只可能是王安忆。
    她知道什么是文学,虽然有时候也有些糊涂,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她的作品就有些高高低低、飘忽不定,或许这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呢。状况稳定、重复自己倒是才尽力竭的表征。
《月色撩人》。故事自然是十分简单的,简单得残缺不全。一切真实的故事其实都是简单的,三言两语便可说尽,人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叙述什么,如何叙述,叙述的机位、镜头感以及叙述的愉悦过程才是作者所看重的。
    《月色撩人》仿佛一幅镶嵌画,每一块扎扎实实,每一个画面绚烂璀璨,其实就把整个作品带亮了。
又如乱针锈,东方不败,侠之大者,天下无敌,却在闺房玩刺绣,带一点玩心,这里多一针,那里跳了一针;这里有一些毛糙,那里有几针色彩不协调;有一块特别精致,有一些又难以自圆其说地粗蛮甚至不堪入目,也由它去。
    又有如女娲造人,俯瞰众生,这里掺一些水份,那里混一些泥巴;这里仔细开脸,那里一拍两散;有一些罗嗦,冗赘,无伤大雅,最终的结果却是造出了人来。虽然那人其实还是影影绰绰,似是而非的。谁是提提、子贡?潘索为什么是想象?简迟生又哪来性感?又哪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呼玛丽?总是雾里看花,大雅大俗却又像煞有介事呢。
    然而实际又有谁是笔笔清楚的呢,即使是生活中最亲密的,有时也模糊不清熟视无睹。
阅读,到一定的时候仿佛智力上的较量,高手上阵,哪里还需要刀剑PK呢。比试功力,可以用筷子比划,最上乘则只要用语言点到即止。讲究招式、看重套路,那都是其实终究与文学不搭界的人物在自以为是地照章办事按图索骥罢了。王安忆至今应该是十分寂寞的了,这寂寞使得她更向内心寻找呼应和肯定,人人如此吧。
    阅读王安忆的作品,其实倒不如说在阅读王安忆。她不愿意躲到人物和故事后面去,她不需要设置别的悬念章法或者其它奇技淫巧,就像一本详尽的进口电器说明书,像透明的房产模型前的售楼小姐这么全知全能、絮絮叨叨,鸾凤颠倒、指指点点地说。于是通篇看到的是王安忆在如是说。
固然文无定法,而且见仁见智。王氏叙述的过程就是读者阅读的过程,读者跟着王安忆享受这愉悦。满眼的锦绣混搭,处处都是缠绵穿插、前后盘绕、欲进还退的语言。可怜几个人物则被其调拨遣差着,在其中若隐若现地吞吞吐吐。
    阅读《月色撩人》见到的却是王氏一如既往的聪慧,聪慧又何尝不是大家风范呢。
有一年多没见到这般好小说了。于是接下来便为其伤心,今日盛世还有几人能将《月色撩人》读完呢?
再接下来就是想,谁又能将这个帖子读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