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贷改变了生活(房奴生活对比之长沙)

(2007-10-18 08:00:06)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房产/置业

房贷

生活

八大城市

房奴生活

对比

长沙

关注

系列

专题

改变

分类: 媒体采访
 

http://img1.qq.com/view/pics/6458/6458743.gif

——八大城市房奴生活对比之长沙

长沙居民消费观两极分化
    据8月份长沙市价格监测中心统计,2006年7月份长沙市物价水平又一次出现微跌,微跌的包括蔬菜和西瓜。而家住长沙市金帆小区的黎老太太却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个月她家里的生活费又多支出了100多元。
    不仅是吃的涨价了,电、天然气没有一样不涨价。黎老太开始算起账来,7月份用了200多元的天然气,电费600多元。两样加起来就占了我儿子工资的一半。从乡下来长沙帮儿子带小孩的黎老太抱怨说,如果我不来的话,儿子可能花得更多。现在长沙市请一个全职的家庭保姆价格涨到了每月六到七百元,这还不包括过年过节要给的红包。
    与黎老太一样感到长沙米贵的还有供职于政府机关的胡先生。胡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时,每个月还能请几次客,领着妻子看看电影,到歌厅听听歌;而现在自己升任了副处级干部,口袋比以前充实了,日子反而大不如前。房贷利率的提高是胡先生最大的一笔负担。2004年胡先生在长沙市中心的八一路购置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复式房,加息后每月的还贷额一下子增加了好几百元。
    在不少长沙市民感到物价上涨带来的现实压力的同时,长沙仍是一个消费力十分旺盛的城市。尽管近几年来长沙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但长沙市的娱乐场所依然火爆。位于长沙闹市区的南门口夜宵街,每天晚上12点,依旧堵得水泄不通。在大多数上班族为电价气价上涨发愁时,长沙市每天新上牌的豪华轿车却有增无减。
    在许多外地人眼中,长沙是一个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全民娱乐,懂得生活。其实实际情况是长沙人消费已呈现两极分化。在长沙生活了几十年的肖老先生说,一部分人拼命攒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部分人却在拼命消费,哪怕之后口袋空空。
    一位朋友最近将自己的一台赛欧车换成了奥迪,尽管换完车后全部积蓄只剩下了不到10万元。有钱不花,捂在口袋里会发霉。这位朋友笑着说。其实,这位朋友的消费心态代表着相当数量的新长沙人的消费理念。在长沙,经常出入歌厅和洗脚城的大多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尽管收入不高,但他们要求的是生活品质。
    根据《职业》杂志和中青在线2005年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大连、苏州、青岛、武汉等城市中,上海以91.86%的被选比例,高票当选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不单单是房价,上海的其它生活成本也比较高。小盛以交通成本为例,将南京和上海作了一番比较:
    在南京,使用交通卡可以享受车票八折优惠,一般公交车只需0.8元,空调车为1.6元;在上海,公交车没有票价折扣优惠,轨道交通的最低票价就是3元,远途或转乘则需要五六元,自己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为10元,这还不包括偶尔乘坐出租车的费用。
    不久前,瑞士银行依据122种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对全球各主要城市的生活费用进行了计算,并且根据计算结果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在这份研究报告中,上海排名第60位,北京则列第62位。
    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南京这五个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之间,浙江省统计局城调队曾就38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进行过比较。在与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吃、住、行、居、学、医、玩等七方面,上海有15项指标居于五城市之首。
    我在上海工作了四年多,自从买了房,差不多就成了''''月光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魏先生算了一笔账:每月房屋还贷2700多元,交通和通讯费500多元,水费、电费、煤气费以及朋友聚餐需要六七百元,另外还要寄给父母亲500元,每个月5000多元的薪水往往所剩无几。
    上海团市委针对35岁以下、职业为白领的新上海人在沪生活状况的一项调查显示,当面对你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这道问题时,有超过44%的被访者选择了金钱。选择时间以及运气和机遇的被访者,分别只有21%、16%。
    尽管生活成本不菲,但城市的经济活力与开放度仍然让年轻人十分向往。同样是在《职业》杂志和中青在线的联合调查中,上海超过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列我最心仪的就业城市首位。
 

敬请继续关注系列专题

《房贷改变了生活》---八大城市房奴生活对比之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