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是“重拳打偏”还是“冷冻房价”?
近期房产调控新政,最招人注意的是“居民购买第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0%”,我把它简化为“2/40%”,和“90/70%(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七成)”一样,都是数字化管理的典型。
郎咸平说现在房市上有4股钱,一是居民存款,二是民营企业应投入未投入的钱,三是贪官的黑色收入,四是国际热钱。大经济学家这么讲,我们就同意。
那么,2/40%会对哪些钱有控制效果呢?瞅来瞅去,我看就是对第一种钱有克敌之效。因为后面的三种钱都是大钱,不在乎提高10%,只有前面的小民,有了点存款,利息是负的,股票炒得心惊肉跳,总是想投资,不要让票子贬了。有的人甚至是存着养老钱,别一来二去临到老了,连个小麻将也打不起,所以,他们也想着入市,买个房子,保值增值。房地产的精华让官家、巨商都吸走了,老百姓整个汤渣补一下,也是聊胜于无。
官兵拿着刀吆喝着砍强盗来了,看上去挺猛,临到跟前,刀在强盗面前亮一下光芒,顺着一划拉,在旁边的良民给拉了一道,啥也别说了,血流得哗哗的。
银行的钱是要贷给那些囤积土地的开发商的,是要贷给那些垄断经营的大企业的,小老百姓购房贷款,虽然坏账率最低,但对不起,额度没了。
当然,我们不反对总量上控制银行的资金,但是,每次都拿中产或准中产阶级开刀,加利息,提高首付比例,不刺秦王刺屈原,这有点不够仗义哦。
房地产资金拥挤,主要是政府卖地的钱不能有监督地转换为人民福利,主要是政府运行成本太高,主要是官员腐败,包括个人腐败和小集团腐败。不针对这些方面下药,老是官家生病,百姓吃药,吃的都是泄药,这样的政策长期下去,中国不会有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会被压榨得重新回到辛苦打拼之前,中国只有富人,只有贫人。贫富对立,咋个和谐么?
2/40%政策出台了,有两个问题:一是原来准备买第二套房养老的钱去哪里?二是这个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房价?
凤凰台报道时,用了“冷冻房价”形容新政,我认为措词准确,房价冷冻了,这当然是宏观调控的成果,但是,新政的效果,从近期看,是买不起房的人群更加扩大了,最佳值长期看,似乎有压抑房价的作用,但是力量又不足够大,房价冷在高处,交易量下滑,这个局面让很多人紧张哦。
当然,好的政策还是要支持的,比如“商业银行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这一条就很好,土地款不管用到哪里,从权属上讲都是人民的,连这个钱都不付,就盖房子大卖,这也太不讲究了。不过,从锐圆哥哥学习研读文件的经验看,有不许这样做的规定,就肯定已经有违规的大量事实存在了,现在的文件,能跟着把问题说清楚就不容易了,让文件预防问题出现,是不能指望的。
尽管很多事,情理来看肯定是不应该做的,但现在文件再明确一下“不得……”,也是好的,希望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们文化水平不要太凹,能看懂这些文件。(本博文来源于专家网)
欢迎关注姜仁BLOG:http://blog.sina.com.cn/khsj
欢迎加入“中国地产实战派”:http://q.blog.sina.com.cn/kh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