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房产/置业泡沫化生存智慧姜仁中国投资市场 |
分类: 媒体采访 |
姜仁:在中国投资市场上要学习点“泡沫化生存”的智慧
在中国的投资市场上出现的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连续大幅飞涨令人对“泡沫”的担心也一同高涨,并在事实上成为促使宏观调控频使“杀手锏”的最重要动因,让部分人欢喜让部分人忧。就像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存在泡沫基本无人质疑一样,理性中的盲目追捧。还有一句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格言是,“泡沫与其等它吹大后破灭引来巨大灾难,还不如在它还未过度膨胀前就挤破它。”
巴教授在今年4月最先提出了“结构性泡沫”的论断,并指出中国股市正在由“结构性牛市”向“结构性泡沫”转变,并且准确地预言了其后的几次市场下跌。他说,“机制问题不改变,市场还会出现类似‘2·27’暴跌的事件”,话音刚落,市场又出现巨幅调整。然而这次本刊记者就“泡沫”话题专门采访他时,他却认为,市场上已经盛行的对“泡沫”的担心超出了实际的水平,现在的泡沫水平或者泡沫可能导致的后果远没有想象的可怕,“经济学家观点中的泡沫比股市上存在的泡沫大得多”。
中信证券研究员刘可却注重从历史发展中找答案,他认为,“政府在股市发展不同阶段的作为和不作为,直接影响价格和业绩背离程度,这是长期发展和短期泡沫背后的真正原因。”他们最近研究发现,“发达市场国家倾向于在泡沫发生的初期采取调控,使短期内价格上涨和业绩的背离程度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倾向于在泡沫发生的初期采取放任或者不作为,待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集中采取措施,而这些措施往往成为促发股市大跌和崩盘的导火索。”
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然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显然不愿听任泡沫无限制膨胀,正在尝试进行事前调控而不是事后灭火,学习如何不让政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宏观调控挤泡沫的过程是痛苦的,央行频繁调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几度加息之后,财政政策也不愿坐视,将股票交易印花税调高了2倍,深沪股指终于掉头向下。虽然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仍坚持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以及受此影响的股票市场长期趋势仍然向好,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在泡沫和打压泡沫的夹缝中生存将是市场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要面临的主要背景,我们不得不学习“泡沫化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