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仁:奥运营销为何没有打动我
文/姜仁
我认为奥运营销没有打动我。正如9月24日《新京报》曾这样报道:“千余网友参与企业奥运营销反映调查,24%认可与奥运相关企业”。
全球的奥运盛会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挑战。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能将奥运与经济完美的结合,让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等借力借势到最好,已经成为历届奥运会做好营销的重要举措。
四成受访者不知奥运企业:截止23日晚8时千余名网友参加新浪网问卷调查显示,39%的网友选择“觉得看得太多了,有些审美疲劳”,24%的网友表示“没什么感觉”。也就是说,有超过6成的受访者并没有被奥运赞助企业的奥运推广战略打动。
四成网友不晓得奥运赞助企业:能够基本说出全部奥运赞助企业的仅有3%,说出10个来的占11%,27%的只能说出两三家,对奥运赞助企业“搞不清楚”、“一个也不知道”的,占42%。
三成感叹奥运活动“概念多”:如何让奥运会活动吸引民众参与的热情,是很多企业奥运营销的难题。而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因为“奥运概念活动太多”,不参加“以奥运为主题的旅游、比赛、婚礼等活动”占到37%,位居第一,而只有10%的愿意参加,并且表示是件“参与盛事是愉快的事”。
对于奥运营销,我个人认为在认知、推广、策划、营销、宣传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好象将奥运会搬到中国来,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能让合作企业受益似的,事实上奥运会精神与企业的关联性、嫁接性、相融性、统一性才是我们赞助企业和合作伙伴等研究的营销课题,有些央视的广告确实缺乏深在的东西,没有看到奥运精神在企业中得以体现,只是简单的联系,没有让人产生深思和联想,于是广告基本没有深刻印象之感,并且听看多了还“有点烦”。
奥运营销没有打动我,我认为关于奥运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十个致命缺陷:
一、企业奥运营销简单缺乏创新:我认为奥运营销不是简单的“奥运明星+运动+产品”组合模式。
二、企业奥运营销呆板缺乏活力:千篇一律,想象呆板,不具有运动活力,与奥运激情大相径庭。
三、企业奥运营销华丽缺乏内涵:宣传片制作没有深入生活,画面华丽,让人看后有华而不实之感,缺乏内涵气质。
四、企业奥运营销手段缺乏升级:简单的手段可以,但老套的简单是没有力度的,要不断升级自己的营销手段,否则你是无脑的蛐蛐,只有狂叫,没有光明。
五、企业奥运营销冲动缺乏理性;奥运会是让大家享受激情的盛会,但企业宣传和产品宣传不必过分冲动,否则会让观众看后认为这样“不理性的企业,不会有好的前景的”。
六、企业奥运营销计划缺乏策略;企业的奥运营销不仅仅是在央视投入多少广告的费用,而是在央视达到多大的效果。如果让自己的企业品牌走向世界,我认为企业奥运营销在央视仅仅是全球国家总数分之一。讲究点策略,即省钱又出彩,即高效又游刃有余。
七、企业奥运营销能力缺乏提高;从目前国人的奥运营销能力上看,不敢恭维,相对而言很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八、企业奥运营销经验缺乏老道;经验的力量是创造性提高的关键。一位从事媒体奥运营销的人士表示,绝大多数中国品牌因为是首次进行营销,能力和经验相对欠缺,也是阻碍他们前行创新的关键。
九、企业奥运营销模式缺乏多样;很多奥运赞助企业的品牌宣传都借用“梦想”口号,简单嫁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还是那句话:“奥运营销不是简单的‘奥运明星+运动+产品’组合模式”。
十、企业奥运营销商业缺乏公益:公众关注奥运,关注的是比赛本身,关注的是运动员,关注的是参与和分享体育的激情,但是,企业的奥运宣传往往太商业,而公众对企业广告天然有着很强的排斥性,所以出现“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