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仁:我是这样给开发商提升新推楼盘价格的
——浅谈新推楼盘的开价策略
文/姜仁
投资获利是每一个发展商最为关心的事,价格策略自然是重中之重。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瞬息万变,整体的书面价格计划或是得不到全面的贯彻,或是完全流于形式,而开盘定价是计划与市场的最先接洽点,是日后进行价格修正的实践基准,它的拟定总是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执行。因此,在整个价格策略中,开盘定价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事实证明,好的开端往往也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1、低价开盘
低价开盘是指楼盘在第一次面对消费者时,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公开销售楼盘面临的是以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低价面世将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它的有利点是:
1)便于迅速成交,促进良性循环。
价廉物美是每一个购房者的愿望,以低于行情的价格开盘。肯定能吸引相当一部分客户的注意,当他们在对产品进行了解、确认事实后,便很易成交。而开盘不久的迅速成交,不但意味着企业创利的开始,而且还能促进士气,提高销售人员乃至全体员工的自信心,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开展日后的工作。此外,大量的客户来访,即便不成交,也会造成现场的热闹气氛,创造楼盘良好形象。
2)便于日后的价格调控。低价开盘,价格的主动权在发展商手里,当市场反映热烈价升热销的良好局面;当市场反应平平,则可以维持低价优势下,静观市场的反应。
3)便于财务周转、资金回笼。可以逐步提升价格,形成在保持一定成交量的情况有成交便有资金流入,公司运转才能成良性的循环。特别是景气不好的时候,小亏总比大亏好,不赢利也是赚,与其守着价位让银行利息来吞噬,不如自己果断断壁寻求生机。账面利润高,实际销售不畅的呆滞局面只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低价开盘的不利点是:
1)首期利润不高。
低于市场行情的售价往往首期利润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利润。但发展商如果因此将要利润的获取寄希望于后续调价时,也应谨慎从事。因为低价开盘后,如果价格调控不好。譬如单价升幅过大(每次升幅超过3%),或者升幅节奏过快(每月调价大于四次),都可能对后续市场的客户造成一种阻力,从而造成销售的呆滞局面,不但让原先设定的利润期望值落空,而且会抵消已经取得的销售佳绩。
2)楼盘形象难以提升很高。
高价位不一定代表高品质,但高品质是一定需要高价来支撑的。一个楼盘从设计、建设到最后的物业管理,有多少资金来润滑,便有多大程度的良性循环。低价开盘,作为一个局部的促销活动问题不大,但若作为一项长久的策略,则必然会影响楼盘的档次定位和实际运作。
2、高价开盘
高价开盘是指楼盘一次面对消费者时,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公开销售。若一个楼盘面对的是以下一个或多个的情况,采取高价面世策略多半是源于一些非销售因素的考虑:
1)具有别人所没有的明显楼盘卖点。楼盘卖点也称楼盘特色,是指别人没有,你却拥有的在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特异之处,并且它要容易为客户所接受。譬如有最为先进、最合理、最为经济的房型设计,譬如有别人所没有的轻松付款方式——20%房款的三年免息付款,譬如有其他楼盘所没有的产品配置——到户纯水供应系统、社区俱乐部等,甚至于包装精美也是一种特色,在好的企划广告公司配合下,售楼处布置得很有创意,样板房装修得有艺术格调。
这样的楼盘领导产品新潮,率先突破市场思维格局,容易给客户以最新的购买享受,即便定价较高,也会受到大家热烈欢迎。
2)产品的综合性能上佳高价格多半是对应着高品质,质量与价格相一致,是制定价格策略的根本所在。当楼盘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点时,只要地点、规划、房型、服务等产品的综合性能为客户所接受,它所提供的产品品质与客户所能接受的心理价位相符,甚至略高,则也能高价开盘。
3)量体适合,公司信誉好,市场需求旺盛。以上海为例,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内的楼盘(以100平方米/套计算,大约200套单元左右),房屋价格又属于5000元/平方米这个层次的,估计市场销售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则基本上可以认定为量体适合。这样的楼盘,如果又是知名公司投资建设的,市场需求也不是很低迷,高价开盘完全有它的市场基础。
和低价开盘相比,高价开盘的利弊正好与之相反,其主要结果表现为:
1)便于获取最大的利润,但若价位偏离主力市场,则资金周转会相对缓慢;
2)便于树立楼盘品牌,创造企业无形资产;
3)日后价格的直接调控余地少。
总之,无论是低价开盘,还是高价开盘,它们都有各自的实施条件和利弊结果,但相对于市场行情的开盘,它们都更具有一层积极进取的意味。而千变万化的市场正需要企业的这种不断主动适应,才能最终为我们长久驾驭。
(本文原载于姜仁编著《房地产全程策划》一书《模式与谋略》篇中第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