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2009-12-26 22:55:55)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明孝陵

中山陵

灵谷寺

无梁殿

貔貅

旅游

分类: 日记

   (三)悼念亡灵,满心酸楚
    厚古薄今是指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而我的南京之行,却可以说成“厚今薄古”了。我嚷着第一站就要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因为一提到南京,我就会想起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雕塑广场上的尊尊铜雕,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将我们引入纪念馆的大门。走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冤魂的呐喊”主题雕塑。一只长长的冤魂手臂,奋力高举,让人不寒而栗,气氛旋即肃穆起来。接着步入集会广场。偌大的广场上沙石铺地,“寸草不生”,给人死一般的宁静。标志碑上的“1937.12.13-1938.1”和灾难墙上的“遇难者300000” 几个冷冰冰的数字着实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走入史料陈列厅。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走过逼仄的楼梯,一个还原的战场之后就是遇难者的灵堂。灵堂两面墙壁上刻满遇难者的名字,屋顶上“300000”再次让人触目惊心。接下来,展馆就慢慢给我们再现了那段悲惨的历史。一具具骸骨,一张张图片,一则则报纸,一件件实物,将日军的侵华罪行揭露无余。真恨这些禽兽,他们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罪行累累。他们在短短的几周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我不想再继续控诉他们的无耻和罪恶。因为每每用最最丑恶尖酸的字眼形容他们之时,那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呐喊就一次次响彻我的耳畔,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记得陈列馆有几个模拟的遇难现场。大概有三个房间,讲述了三幕真实的故事。有个房屋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死人,男女老少无一幸免,让人唏嘘不已。有个房间一个小姑娘用力够缸中的锅巴。据说这是个幸免遇难的孩子,靠着锅巴生存了下来。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母亲被日军刺中胸部,但是怀抱婴儿的她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襁褓中的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依旧吮吸妈妈的乳房。血水,泪水和乳汁交汇在一起,让人看了就心酸。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锥心的“12秒”。每隔12秒时间,就能听到一声滴水的声音,同时墙壁上就会有一个遇难者的照片被照亮。生命在日军的铁蹄下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接着我们就走上二楼,这是一片似乎光明了许多的天地。主要讲述的是我们民族的自救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心情似乎好了些许。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走出史料陈列馆,就看到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颓垣断壁,身首异处,依旧是血与泪的控诉。然后依次走过“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劫难”和“屠杀”浮雕,“万人坑”遗址,祭场和冥思厅才来到了和平广场。旁边胜利之墙上的大V字实在来得不易,是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啊!和平广场给人豁然的感觉,中央宽宽的水池让我的心情平复了许多。落后就要挨打啊!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会让如此注重礼仪的日本人露出如此凶残的一面。加油,南京!加油,中国!
   (四)毓秀钟山,领袖专属
    干吗要这么说钟山?因为钟山一带就埋葬了两大历史人物---朱元璋和孙中山,俨然成了领袖们的专属坟茔地。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我们首先来到了世界遗产明孝陵。这是块风水宝地,地势完全符合风水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修缮一新的明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外观上没什么新意,却很壮观,尤其是后面的城楼。站在上面,居高临下,真有种称王称帝的感觉。据说这符合朱元璋死后如生前的愿望。城楼上的每块青砖都刻有“出厂厂家”,看人家古代人就注重质量问题了,赞一个!明孝陵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神道,共分两段。我们是反着走的,所以先看到文武百官夹道恭迎的一段,然后才是各种动物的雕塑。有骆驼,狮子,大象,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动物---獬豸。据说这动物熊眼独角,见到坏人就用角顶。动物都是一组配对的,一组站立,一组跪拜。我笑着说:“从神道走过,实现了从人到兽的过程。”走出明孝陵的正门就来到明孝陵博物馆。在那里更深入地了解了明孝陵。原来朱元璋的墓葬现在还没有找到。是该叹息还是庆幸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吧!

【南京】中国第一“阴宅”
    随后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经过“博爱”牌坊和一系列碑亭,一路向上攀登。这个陵园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后面就是长形的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完他老人家之后,我又火速跑下来,一直飞奔到陵园正下方的音乐台。不过是个扇形的音乐广场,一群群和平鸽安逸地“饭来张口”。随后我就坐上景区内的游览车来到了灵谷寺。那里最美的当属无梁殿。据说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当年建设它的时候是将整个工程埋于土下,等建设好了再除去夯土。至于其他的景点我就没去。我之所以火急火燎,完全是因为朋友在景区外面等我。这么冷的天,我只好速战速决了。

 

    就这样,金陵两日游宣告结束了。南京真是个厚重的城市啊!号称中国第一“阴宅”。当地最著名的雨花台我没有去,不想让南京游全成墓冢游了。在景区中穿行总是能邂逅石貔貅。我希望它能赋予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更多的财运,而不单单是为了避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