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久了,“天堂”也成了地狱,脑中的出行计划吵得我心神不宁。草草收拾完行囊,我就半夜三更跑到南京城去了。午夜,配上冷风,勾勒出一幅凄凉萧索的冬日街景。偶尔钻入鼻子的垃圾味道,成了这个江南古都给我的第一印象。
(一)逛街访友,乐不思蜀
夫子庙在喧闹的秦淮河畔呆呆地矗立着。门口的一株如意树,挂满了善良人们的祈祷。河畔上泊满的艘艘灯船,与飞架的弯弯小桥,秀出这个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傍晚时分,果真也有“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意境。相形白天的俗气与喧哗,更多的还是雅致与热闹。街中的江南贡院,不过是当年科考的考场,没留得我半分的驻足。信步踱入旁边的小吃店,嘴里泛着甜香地品起桂花甜芋苗。心想这电视节目中忽悠的“秦淮八绝”不过和江南美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区别。但我坚信自己不是忽悠来的,是重拾友情来的。

从夫子庙乾坤大挪移,眨眼功夫就到了湖南路狮子桥美食街。街道不长,一眼都能望到底,却簇拥了几十家美食店面!四年多没见了,等她的心情用“望穿秋水”形容也不为过。终于,当那张熟悉的,久违的面孔出现之时,我不禁大喊一声:“年轻了呀!”脑中那个古板勤勉的形象迅速刷新了一次,换成了活泼开朗的新文档。我们一边吃着尹氏鸡汁汤包,一边温习起大学时代的美好记忆,让人难忘。最难忘的该是我临行前的夜晚,我们再次来到这条街。一起寻找大名鼎鼎的韦氏梅花糕。就连我的包包和你的裤管也馋了,不然那飞溅的红豆沙怎能这么巧妙地落个正着。擦也擦不掉,我则形容,“像是从土堆里捡出来的!”

包包“湿身”之后,我们却饶有兴致地去了著名的“1912”。这个街区是超赞的。民国风情的建筑被妖娆的霓虹渲染出一种奢靡和浪漫的情调。徜徉其中,才感受到有钱才是硬道理。而她却说,“没钱有没钱的活法!”各式夜店散发着令人心潮澎湃的热闹,却似乎笼罩几分空虚寂寞的味道。我拉着她走进一个酒吧。迷离暧昧的灯光,和铿锵杂沓的音乐,让她立刻扭头拉我出去。我笑她古董,邀她一同去星巴克小憩。浓香的咖啡,柔软的靠椅,安静的环境才符合她的性格。不然也不会和我敞开心扉,谈天说地。真觉得愧疚:四年前我不辞而别,开启我的人生的新篇章。却疏忽了这个曾经给我温暖和鼓励的好朋友。我的狠,碰到了她的好,让我红霞登颊,如鲠在喉。重拾起这份遗失的友情,我的心情复杂而激动----即使“2012”了,我们也是好朋友,对吗?

(二)行走“江湖”,不辞辛苦
古城南京也有一“江”一“湖”,那就是长江和玄武湖。
冬日里的玄武湖游客寥寥,一片苍茫寂静。朋友带我走进玄武湖公园。走过菱洲,来到环洲,我就不想多走了。毕竟冬日了,树叶掉光光,还有什么好看的。临行时来到南京火车站,才感受到了玄武湖的秀美风光。南京火车站应该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了。弧形的车站前方,就是一个一直延伸到玄武湖畔的广场。站在火车站,弥目的是满眼的清波。估计夏秋时节将更为养眼。好比一个城市大阳台,边候车边观景,别有一番滋味。


而南京长江大桥则是我旅行的第二要务。小学课本上的字字句句早已模糊,而南京长江大桥这六个大字却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记忆深处无法泯灭的东西。看得出我不仅仅是来看桥的,而是来圆梦的。朋友也似乎悟出了我的心思,舍命陪君子,陪我颠簸来到大桥上。大桥上居然还有公交车站。我们走下车,站在高达80多米的大桥上,浩浩汤汤的长江仿佛一匹黄练匍匐在我们的脚下。慨叹前人的精湛技艺:4500多米的大桥气势磅礴,两边的引桥难觅尽头。虽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却依旧坚不可摧。夕阳西下,漫江的霞光,漆红了一江的浊水,也给舟舸船轮镀上了温暖的色彩。而对面山坡上的阅江楼,也更显神秘了。仿佛空中阁楼一般,屹立在层层暮霭之间,就像梦一样的,亲切却又遥远。沿着大桥边上的人行道,走起路来颇为胆怯。一是恐高,二是恐人,三则恐车。因为这该死的电动车也在人行道上行驶,而桥下又有火车道。火车经过时轰隆作响,颤颤巍巍。纵使我们小心翼翼,还是半路上遭到刮擦。我的左肘关节疼痛长达5分钟。再看看江边流入长江的臭水沟,不由得暗想:“我儿时的梦啊,尽是美好!谁料此行不但给了我直观的美好,也给了我直观的丑陋。或许这就是现实吧!”走下长江大桥,朋友大呼脚心疼。但依旧顽强暴走,走了很远很远,我们才搭上公交。真是陪我行走江湖,不辞辛苦啊!叩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