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2019-09-27 10:21:22)
标签:

英国

留学经历

海岛旅居日记

分类: 家在山海间

这个故事时间有点远。

 

那年夏天我拿到了来自英国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准备开始我又一段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涯。因为学校安排了9月12日到希思罗机场的接机巴士,所以我就掐着时间定了张9月11日从北京飞伦敦的机票。定的时候没多想,到了机场看到反常的长队和异常严苛的安检,才恍然大悟:怎么如此不巧赶上911纪念日坐飞机?!带着一丢丢的惶恐登上了飞机。

 

不过这个故事,和坐飞机无关,更没911什么事儿。一切都要从飞机落地伦敦希思罗机场开始说起: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和我同行的还有一位同学校的校友,出了关取了行李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可是距离明天学校大巴来接我们还有十二个小时,怎么着?出去酒店住一宿对于我们两个穷学生来说有点太奢侈,要不机场凑合一下好了。

 

两人拖着行李站在到达大厅正是犹豫不决的时候,走过来一个中国模样的女生,她应该是看出了我俩窘迫的脸色,用看似很随意的口气说:“你们是不是晚上没地方休息啊?如果你们不介意,可以去我朋友家过夜。”

 

我俩真没想到她会向两个陌生人提出这样的邀请,有点傻掉了,第一时间就婉拒了,说这样怎么好?都不认识还去麻烦人家,太不合适了,而且明天我们还要赶回机场坐学校的巴士,今晚就在机场呆着好了。如果换做普通人,好意被拒一般就顺着台阶下去了。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没想到眼前这个打扮得颇为时髦看起来很有钱而且有点拽拽的女孩并没有放弃:“你们已经做了那么久的长途飞机了,还要在机场继续熬十几个小时也太惨了吧!我朋友说了没问题的,不麻烦,我们有车,带你们去我朋友那儿可以好好睡一觉,明天他上班的时候顺道再把你们送回机场不就得了,也不费事儿。”

 

于是,在满脑子“她到底想干嘛?她是不是坏人?我应该不应该相信她?”的疑问里,我俩和她竟然僵持了好一阵子。一边是心生感激却又在正与邪,善与恶之间左右摇摆的两个穷学生,另一边是一位为了提供帮助锲而不舍到让人费解的女孩,不明白的还以为她在死乞百咧向我们推销酒店或者就是个拉黑车的。

 

总之,面对她的坚持,我俩最后还是妥协了,接受了去她朋友家过夜的邀请,拉着巨大的行李箱,在伦敦的夜幕下,坐进了她的朋友,一位英国男子的小车。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儿,估计所有人都忍不住教育我吧:你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大半夜竟然敢坐陌生人的车去陌生的地方过夜,被拉去卖了杀了怎么办?也太没有危机意识了吧?

 

所以我先补充一下,就是我这位同行的校友小戴,他是位个头高大的男生,而且比我年长好几岁,看起来也算是成熟稳重的人吧。所以最后他也点头同意去,我也就没好说啥,还是心存侥幸:毕竟还有他一大老爷们儿在呢,我应该是相对安全的吧,人家那么殷勤真难推脱,就这么着吧……

 

那是我第一次去英国,大不列颠岛屿上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和新奇的。可是车子并没有往热闹的市区开去,感觉是朝着越来越偏僻的地方行驶,深夜里车窗外呼呼掠过的一切看起来都多了一丝恐怖,我强撑着疲惫的双眼和混乱的大脑,仔细打量起这位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过夜的男子。

 

这是一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胖乎乎的身型,英国男人典型的“地中海”已略见斑白。他说他叫麦肯,在电信公司工作,家在伦敦以南的素里,他身边这位热心的中国女孩是他的留学生房客,今天晚上也是他帮她给几个中国朋友送机之类的。时间过去太久,如一只惊鸟的我,现在除了当时紧张的心情已经记不得更多细节了。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你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会觉得路尤其的长,也尤其的远,兜兜转转也不知道他要把我们拉到何处。戒备心也随着不断延伸的夜路变得愈加沉重,心里满是懊悔:如果自己当时拒绝得彻底一点,果绝一点,在机场里即便一夜无眠也不用受此时如此担惊受怕之苦。可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安静地等待命运的下一程。

 

几十分钟的车路,像是走了一辈子。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车子终于在一栋联排屋前停了下来,就是英国很常见的红砖小屋。依稀记得下车的时候,夜阑人静,周围黑压压的也看不清什么,脑子里只有“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 


麦肯帮我把行李拿出来,我们跟着他和那个女孩进了屋。

 

房子不大,颇为紧凑的两层小楼。女孩把我们安排到了二楼的一间有一个高低床的卧室,告诉我们可以使用卧室旁边的小卫生间,让我们好好休息明早会让麦肯送我们去机场,然后她和麦肯就回屋了。

 

听到他们似乎在外面锁门的声音,然后就是一片死寂。

 

我迅速关上了卧室的门,回头一看,灯光下这位七尺男儿的脸色已是煞白。哈哈原来这一路以来,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颤抖。我俩非常耳语着地交流了一番,想商量一下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一个完全找不着北的地方,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手边甚至没有任何有效的通讯工具,窗外是无尽的暗夜,当时真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毕竟还是比我冷静,小戴努力安慰惶惶不安的我,说要不今晚咱俩轮流休息,一个人睡,一个人醒着以应付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他让我先睡,躺在上铺的那个瞬间感觉全身有千斤的疲惫。

 

可是闭上双眼,脑子里的忧虑却依旧卸不下来,耳边任何一丁点声响,都让我如惊弓之鸟,无法入睡。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朦胧中感觉有人突然开了门,把我们从床上抓起来,捆住了双手,胶带贴住了嘴,推推搡搡地赶进了一辆车。

 

那一刻,只有绝望。

 

难道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来送死的吗?我还没来得及给我的父母报平安, 还没有机会看看我日思夜想的学校,甚至没有见过伦敦白天的模样……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迷迷糊糊间,这样的噩梦做了好几个。即便梦醒的时候,心里的恐惧依然无法消减。这黑夜,何以如此漫长?

 

探头看看下铺的兄弟,原来他扛着一直没合眼。为了让我睡得踏实也为了保护我一个女孩子的安全,真的很感激他的担当。想来我俩真的是很搞笑,既然心有疑虑,何必一边应承别人的邀请,一边又受着这担心受怕之苦呢?

 

后半夜,我被时差带来的巨大疲惫压倒,放下戒备睡着了。说好了守后半夜的人,自己睡着了。直到我被小戴叫醒:天亮了!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我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想象中十有八九会发生的绑架抢劫,最终只是个噩梦。当麦肯笑嘻嘻地出现在我们门口,邀请我们下楼吃早餐的时候,我的戒备终于卸了下来:谢天谢地,阳光真好!活着真好!

 

接下来的故事,就简单很多了。

 

麦肯后来如约把我俩送回了希思罗机场,我们在机场和十几位世界各地赶到这儿的同学一起坐上学校大巴,开始了我们的留学生涯。

 

如果你以为我在异乡接受陌生人帮助的故事这就讲完了的话,那也太虎头蛇尾了吧?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人与人的缘分,真的很奇妙。

 

在幸运地得到了麦肯的无私帮助后,我一直与麦肯保持着联络。在那个风行msn的年代, 遇到都在线的时候,都会互叙近况,既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又会觉得大家并没有走远,会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温暖。我记得第二年,麦肯还顺路到学校看望了我。聊到第一次见面我的不眠夜,我如何在他的眼中看到自己“悲惨”的命运,大家笑得肚子疼。

 

毕业后我和饭小厨(没错,我的Mr.Right就是在英国上学时的同学,他终于参与了这个故事的后半截)回国前就在麦肯家住了几天。

 

再次踏进麦肯的家,物是人非。那位好心的中国女孩已经搬走了,我也没有再见过她。虽然这一次我们还是住在当时住的那间客房,可是心态却已是千差万别。我们和麦肯一起做好吃的,跟他的两个孩子玩耍,逗他的大鹦鹉说话,傍晚一起遛狗散步,一起去中餐馆吃他最爱的脆皮鸭(其实就是不正宗的北京烤鸭哈哈)。

 

这栋曾经让我噩梦连连的小房子,其实满是温情。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离开英国已经十几年了,我们仍然保留着联络,偶尔地在网上遇到,还是会和原来一样,问问各自的现状,拉拉家常。一直是单亲爸爸的他,后来找了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中国太太。前阵子,麦肯告诉我他退休了,当年穿着球鞋在床上狂蹦乱跳的小儿子卢克,也已经结婚生子了。

 

时光流走,远隔重洋,唯一不变的,是你的善良,和我们的情谊。

 

亲爱的麦肯,你好吗?

 

我挺好的,你呢?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1981年还在北爱尔兰当兵时与首相撒切尔夫人合影的麦肯,就是中间那个眼神霸气的帅小伙子。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转眼麦肯已经是年过花甲,白发苍苍,唯一没变的,是他眼神里简简单单的孩子气。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十七年前的英格兰,我们大学宿舍后面的小公园。麦肯来的时候,我们在这里聊聊走走。

 



今天我想讲个故事,一个我的故事。

最后插播一只在麦肯家逗鹦鹉的饭小厨,当年一块清瘦的小鲜肉。


 

二零一九年九月

 

忆于温哥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