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加拿大旅游温哥华britanniaminemusuem旅游采矿博物馆 |
分类: 出去走走吧 |

从温哥华到滑雪胜地惠斯勒Whistler,有一条被称作加拿大最美风景线的“海天公路”,光听这个名字Sea to Sky Highway,就诗意得很。望文生义,这就是一条可以在蓝色大海和巍峨高山之间的穿行的公路。

海天公路沿着海湾蜿蜒攀升,一边是魅力无限碧波荡漾的太平洋豪湾,

另一边则是北美最长的沿海岸山脉陡峭的山崖,正值金秋十月,被秋色浸染的山头五颜六色,

可以说这里集中了British Columbia卑诗省最美的风景元素:湖泊、雪山、森林、瀑布、海湾、峡谷,光是在这条公路上兜兜风就是一顿极为享受的视觉大餐,当然,尤其是在秋末。

这里的海面上密布这大大小小的岛屿,就像浮在海面的精灵,如果在雾气蒙蒙的时节或者笼罩着日出或日落的霞光,这里更是别有意境。

所以此行这一路,我们都极为享受,从大海到蓝天,一路向北。

直到我们看到挺立在巍峨峭壁间的那座巨大的白色建筑,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Britannia Mine Museum 卑诗采矿博物馆。 不过你别担心,今天咱去的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听起来有些无聊的地儿,咱可是要去淘金的,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去淘金砸,真金白银的金砸!!
1888年,丰富的铜矿在这个山谷被发现,波利塔尼亚矿业公司投注了大量资金在这里开发铜矿, 这里甚至成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重要的铜矿出产地和北美地区最大的矿区。

除了铜矿,少量的金和银也是这里炙手可热的矿产。虽然由于60年代铜价下降,矿业没落,这个北美最大的矿区也最终于1974年彻底关闭,但后来保留所有原有矿区资源而建立起来的博物馆让普通人也能走进矿洞,走进当年采矿人的生活:比如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淘金池,让我们有生以来头一次感受了“淘金”的乐趣。

当然,绝不是随便一条河流里就能淘出金子,只有在矿区附近的湖泊河流,因为雨水冲刷了矿区,将矿石残片带入河水中沉淀下来,才让淘金成为了可能。其实看到博物馆外面淘金区这池子里的沙子,我一开始是不相信的,想想不过是体验一下,要真能淘到金子还不见鬼了?不过小朋友可把这个当回事儿,一点一点的筛,仔细着呢。

舀起一些泥沙,在水中左右晃动淘盘,淘走重量轻的泥沙,剩下一层较重的沙砾后,用手慢慢拨弄寻找,

因为铜矿床中的矿物中,以黄铁矿pyrite为主,而黄铁矿因为带着浅黄桐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金子。一般在淘盘里最先发现的和发现得最多的都不是黄金,而是比黄金还闪的黄铁矿。不过淘着淘着就有经验了,尤其是发现了第一片金片以后,更是找到了感觉。上图圈中就是一堆平凡沙砾中闪亮的金子。

金片片都非常非常细小,放到手指头看比较清楚。虽然比较小,但因为金子重量很大,所以会留在淘盘的底部,以至于最后被发现。

淘金淘金,基本都是这么一点一点筛啊淘啊选的弄出来的,每次一点点,想必淘金者应该都有颈椎病吧?要想遇到上图这种大块的金疙瘩,那就实在是天方夜谭了。不过你想知道这次我们一共收获多少金子吗?要不卖个关子最后再揭晓吧哈哈。

当然啰,咱也不能辣么拜金,大老远来一趟只低头吭哧淘金子了,博物馆最有意思的矿洞之旅还没开始呢。

至今仍然保留着的铜矿坑就位于半山腰,可以俯瞰这个曾经因为采矿才建立起来的小镇,

眼前是蔚蓝而平静的海湾以及远处的茫茫的雪山,不过我想,在一百年前,这些一整天都要在黑无天日的矿坑中辛苦作业的矿业工人们,估计是难以顾及这眼前的美景。

现在就戴上安全帽,一起坐上采矿的小火车,下到地下210公里的矿坑,体验一下当年的采矿作业吧。

正逢万圣节前,年轻讲解员也涂上了小花脸,真是个漂亮又俏皮的姑娘。

坐上小火车,进入黑暗而潮湿的洞穴,石缝中都渗透着水珠,那股阴冷的味道和家乡钟乳石洞里一摸一样。跟着讲解员穿行于各种坑道,听她讲解不同年代的矿石开采技术,甚至开启各种当年采矿的机器,感受真实且真切。

矿石从最顶层起往下以重力的原理从20层楼顶一层一层地坠落,经过各种设备,一步一步地被筛选出来。虽然已经废弃四十多年,但还是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热火朝天。

采完矿,淘完金,回到海天公路继续向北行驶,雪山渐渐拉近,

路边的峭壁也越来越险峻,

不出十分钟就来到了海湾中间的旅游小镇史高米殊Squamish,这里以气象万千的海湾和壁立千仞的山岩而著名,是冲浪和攀岩爱好者的圣地。

秋末的小镇,褪去了夏日游客的熙攘热闹,变得还蛮冷清的。说实话北美的小城小镇,还都是非常相似,尤其是山水小镇,一般都是码头、步道和沿水的商铺和餐厅,要么说北美人其实闭塞又安逸呢?很多加拿大人,美国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国,甚至飞机都很少坐,最多就是自驾去临近的省份玩玩就很开心,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闭关自守井底之蛙,毕竟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已经很满意,到附近哪儿看看好像都跟家门口没啥区别,也就安于现状得很了。

另一边则是北美最长的沿海岸山脉陡峭的山崖,正值金秋十月,被秋色浸染的山头五颜六色,

可以说这里集中了British Columbia卑诗省最美的风景元素:湖泊、雪山、森林、瀑布、海湾、峡谷,光是在这条公路上兜兜风就是一顿极为享受的视觉大餐,当然,尤其是在秋末。

这里的海面上密布这大大小小的岛屿,就像浮在海面的精灵,如果在雾气蒙蒙的时节或者笼罩着日出或日落的霞光,这里更是别有意境。

所以此行这一路,我们都极为享受,从大海到蓝天,一路向北。

直到我们看到挺立在巍峨峭壁间的那座巨大的白色建筑,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Britannia Mine Museum 卑诗采矿博物馆。 不过你别担心,今天咱去的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听起来有些无聊的地儿,咱可是要去淘金的,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去淘金砸,真金白银的金砸!!

1888年,丰富的铜矿在这个山谷被发现,波利塔尼亚矿业公司投注了大量资金在这里开发铜矿, 这里甚至成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重要的铜矿出产地和北美地区最大的矿区。

除了铜矿,少量的金和银也是这里炙手可热的矿产。虽然由于60年代铜价下降,矿业没落,这个北美最大的矿区也最终于1974年彻底关闭,但后来保留所有原有矿区资源而建立起来的博物馆让普通人也能走进矿洞,走进当年采矿人的生活:比如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淘金池,让我们有生以来头一次感受了“淘金”的乐趣。

当然,绝不是随便一条河流里就能淘出金子,只有在矿区附近的湖泊河流,因为雨水冲刷了矿区,将矿石残片带入河水中沉淀下来,才让淘金成为了可能。其实看到博物馆外面淘金区这池子里的沙子,我一开始是不相信的,想想不过是体验一下,要真能淘到金子还不见鬼了?不过小朋友可把这个当回事儿,一点一点的筛,仔细着呢。

舀起一些泥沙,在水中左右晃动淘盘,淘走重量轻的泥沙,剩下一层较重的沙砾后,用手慢慢拨弄寻找,

因为铜矿床中的矿物中,以黄铁矿pyrite为主,而黄铁矿因为带着浅黄桐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金子。一般在淘盘里最先发现的和发现得最多的都不是黄金,而是比黄金还闪的黄铁矿。不过淘着淘着就有经验了,尤其是发现了第一片金片以后,更是找到了感觉。上图圈中就是一堆平凡沙砾中闪亮的金子。

金片片都非常非常细小,放到手指头看比较清楚。虽然比较小,但因为金子重量很大,所以会留在淘盘的底部,以至于最后被发现。

淘金淘金,基本都是这么一点一点筛啊淘啊选的弄出来的,每次一点点,想必淘金者应该都有颈椎病吧?要想遇到上图这种大块的金疙瘩,那就实在是天方夜谭了。不过你想知道这次我们一共收获多少金子吗?要不卖个关子最后再揭晓吧哈哈。

当然啰,咱也不能辣么拜金,大老远来一趟只低头吭哧淘金子了,博物馆最有意思的矿洞之旅还没开始呢。

至今仍然保留着的铜矿坑就位于半山腰,可以俯瞰这个曾经因为采矿才建立起来的小镇,

眼前是蔚蓝而平静的海湾以及远处的茫茫的雪山,不过我想,在一百年前,这些一整天都要在黑无天日的矿坑中辛苦作业的矿业工人们,估计是难以顾及这眼前的美景。

现在就戴上安全帽,一起坐上采矿的小火车,下到地下210公里的矿坑,体验一下当年的采矿作业吧。

正逢万圣节前,年轻讲解员也涂上了小花脸,真是个漂亮又俏皮的姑娘。

坐上小火车,进入黑暗而潮湿的洞穴,石缝中都渗透着水珠,那股阴冷的味道和家乡钟乳石洞里一摸一样。跟着讲解员穿行于各种坑道,听她讲解不同年代的矿石开采技术,甚至开启各种当年采矿的机器,感受真实且真切。

出了矿坑,就来到矿区的重点建筑:辗磨筛选工厂,这就是上文山谷中那座巨大白色建筑的所在。这座20层楼高的的辗磨场依山势而建,外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楼梯。工厂内已是锈迹斑斑的的铁梁柱撑起这个庞大的空间。站在一楼抬头仰望,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叹为观止!最左侧一道横空而上的铁轨,初为45度,最上方已近乎垂直,通达顶层。旁边则是工人每天需要要攀爬的三百多级台阶。

矿石从最顶层起往下以重力的原理从20层楼顶一层一层地坠落,经过各种设备,一步一步地被筛选出来。虽然已经废弃四十多年,但还是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热火朝天。

采完矿,淘完金,回到海天公路继续向北行驶,雪山渐渐拉近,

路边的峭壁也越来越险峻,

不出十分钟就来到了海湾中间的旅游小镇史高米殊Squamish,这里以气象万千的海湾和壁立千仞的山岩而著名,是冲浪和攀岩爱好者的圣地。

秋末的小镇,褪去了夏日游客的熙攘热闹,变得还蛮冷清的。说实话北美的小城小镇,还都是非常相似,尤其是山水小镇,一般都是码头、步道和沿水的商铺和餐厅,要么说北美人其实闭塞又安逸呢?很多加拿大人,美国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国,甚至飞机都很少坐,最多就是自驾去临近的省份玩玩就很开心,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闭关自守井底之蛙,毕竟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已经很满意,到附近哪儿看看好像都跟家门口没啥区别,也就安于现状得很了。
海天公路上还有一美景,就是美美的香农瀑布Shannon
Falls。你可以想象吗?车行驶在海湾和峭壁间行驶,突然听到哗哗巨响,一条瀑布挂前川就这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崖上,确实震撼,不可能停车驻足。香农瀑布落差大概三百多米,也是省内第三高的瀑布,瀑布竟然从高山顶部喷涌而下,让人不禁猜测这水的来路:难不成事山顶有一大湖?一了解,原来水源是Habrich山和Sky
Pilot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总是比我们想象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