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于派的感动与救赎

(2012-11-29 14:30:59)
标签:

life

of

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观后感

分类: 北京的记忆

来自于派的感动与救赎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名LIFE OF PI,因为与其说这是一部描述少年派与老虎在海上漂泊求生的奇幻经历,不如说是那次沉船后的真实故事带给派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是梦,是信仰,是告白,是救赎,是人生!

 

不会写高深的影评,只是看着看着,好些让自己内心震颤的感触,很久没有如此喜欢一部片子了。

 

开场一曲淡淡幽幽的印度歌曲,伴随着动物们充满生机的脚步,人突然就沉静了。片头曲是麦克·唐纳与印度歌唱家贾亚什力共同谱写电影原创歌曲《少年派的摇篮曲》(Pi's Lullaby),贾亚什力以泰米尔语倾情演唱,没有了宝莱坞大篷车式的喧哗,第一次感受到印度这个国度宁静美好的一面,竟然跟着就陶醉起来。

 

来自于派的感动与救赎


少年派从小的纯洁善良以及对三种宗教信仰,他简单却很贴切的比喻说:“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这让同样的“泛神论”的我们很有共鸣。相信即为选择,小小年纪,其实已经知道如何告慰与诉求。

 

当小船终于靠岸,老虎并不曾回头看派一眼,慢慢的回到森林的一幕,让派回忆的时候感慨人要学会LET GO,也就是学会放弃,学会放下。而最令人痛苦的不是分离而是分离时还没有来得及说再见。这段台词让人听着听着就掉了眼泪。

 

老虎无情,倒是让派一厢情愿的动了情,“说万物有情,其实都是人自己的心境。所以这电影不是讲人际关系,而是讲人跟自己的关系。这跟我过去的电影不太一样。”这是李安的解读。

 

中年派讲了两个故事,你更相信哪个?选择第一个故事是愿意相信善,相信美好,相信上帝,也就是相信一切皆有希望。

 

派小时候就是个理性的孩子,他拿着肉伸手喂老虎颤抖的双手,他询问上帝为什么会牺牲自己的儿子,他背出圆周率来改变别人的嘲笑。。。只有理性的人,才会给予自己两个故事,一个真实,一个虚幻。中年派的淡然以及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一个happy ending,喜欢这样美好的结局,当下俗称正能量吧,人是不断的在学习如何告慰自己,而更好的向前进。


而中年的派,也是如此般与少年的自己告别。 


老虎并没有回头,派只能与自己说再见。

 

 

 ------------饭之解读的分界线----------------

In me the tiger sniff the rose. Look in my heart, kind friends, and tremble, since there your elements assemble.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首诗中文意境美好,但实际的意思却与life of Pi的故事暗合---提醒我们审视令我们战栗的内心,暨人人之心、我们的本来面目

So many metaphors here. 不必去深究了.好故事、好小说、好导演的本事就是让大家似都有所悟,但每个人的理解却可以完全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