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答案

标签:
《水知道答案》(日)江本胜著文化 |
分类: 北京的记忆 |
http://images.amazon.cn/m/md_zjbk264038.jpg
《水知道答案》
最近在看着两本书,很舒服,很适合安静的时候读的一本书,很难想象竟然用如此独特而奇妙的视角让我们领悟到那么多道理;领略到水的神奇和生命力;意识到赞美的力量;感受到美好的,爱的,感激的世界。真得很推荐!
下面摘一些内容给大家先睹为快:
从1994年起,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开始拍摄水结晶的照片,他将从世界各地采来的水样放入冰箱,在冰即将融化成水的临界点,用高速摄影技术留下了一张张水结晶的奇异面孔---如果仅仅是完美无缺、晶莹剔透的六角形,那也没什么特别,奇妙的是,事先看过"爱和感谢"字样的水形成了华美庄严的结晶,看到"浑蛋"之类伤人的字眼的水则混沌一片丑陋不堪,听到巴赫作品的水如同乐曲结晶成相互联结的奇妙结构,若是听到嘈杂愤怒的重金属音乐水结晶的效果则与骂它"浑蛋"类似……122幅水结晶照片,都在试图说明,天然水总能形成美丽的结晶,而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和放置在电视、电脑、手机旁边的水都无法形成结晶。更有甚者,水对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包括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中文等等)、图像都有所感应,水对善意的信号都报之以独具特色的美丽结晶,对恶意的诅咒则惊恐沮丧。水竟然具有复制、记忆、感受、传达信息的能力。
江本胜博士似乎倾向于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解释水的这一特性。世间万物都是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波动,水能对这种肉眼不可见的波动做出反应。他"耸人听闻"的实验结果,已经伴随着《水知道答案》这本书的畅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他的结论显然尚未在科学界得到广泛认同,有专家说,水对音乐的反应可以用声波反应原理解释,水对文字的反应则缺乏实证,难以让人苟同。的确,《水知道答案》并不是一本言之凿凿、天衣无缝的科普书,某种程度上它已经靠近了玄学,或许这与作者毕竟是东方人有关吧。但它提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让我们试着变换视角,让我们试着用水的眼睛来感受这个世界,那些战乱、纷争、种族歧视、欺压弱小、污染环境的行为立刻就能得到一个丑陋的映像,而所有的热爱、奉献、感谢、善良、和谐都能换取光华灿烂的美丽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讲,《水知道答案》又是一本劝人向善的书。
左图:听到美好祝词的水结晶;右图:听到“浑蛋”的水结晶。
前面曾经提到过,因为用氯来消毒,日本所有城市的自来水都无法形成美丽的结晶。而自20世纪初始于英国伦敦的用氯消毒自来水的方法,在日本已经沿用50年了。
世界各地的自来水,都无法形成结晶。(左)东京,(中)伦敦,(右)巴黎
与自来水不同,泉水或河流上游的天然水,却能形成美丽的结晶。这些能够呈现出美丽结晶的水,都是50年前自天而降的雨水变成地下水后再流到地表的。而那时的日本已经正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