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卖古建调查(二)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六台村戏台

标签:
山西晋中榆次戏楼 |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
迁卖古建调查(二)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六台村戏台
来到紫坑村,很快找到村中戏楼,戏楼还在,而且村中仅此一座,没有丢过,线索中断。中间的过道原本更深,是进庙的大门,上面铺上木板成为戏台,后代地面不断抬高,门洞已经不再用了
紫坑村的戏楼与 @啸斋 发来照片上被搬迁到广东的戏楼相似度很高,很多细节都一样
两座戏楼相似度很高,而且还出现了“紫坑村”名字的题记,估计远不了,我打算到紫坑村周围村子寻访一下这座戏楼,第一站选定不远处的六台村
从紫坑村向东南方向走不远来到六台村路口,这个村子不在大路上,还要顺着小路进去几里路,在大路口遇到一位等车的大哥,我把被搬迁到广东的戏台的照片给大哥看,大哥一眼就认出这是本村的戏台,一两年前被卖掉。真是机缘巧合,第一个村就选定来六台村,还没进村就遇到一位知情人,天意
来到六台村,在老乡帮助下很快找到戏楼原址,只见几根柱子突兀在那里
六台村戏楼旧址,还能看到后檐墙和东山墙的一部分,东侧的照壁墙还在,墙面的砖雕和仿木枓栱已被揭走,后檐的四根柱子可能是比较粗糙,文物贩子没要。我在现场找了多位老乡辨认,都是一眼就认出这是本村的戏台,而且对村干部擅自把戏台卖掉很气愤
六台村的戏台,木结构被文物贩子搬走,砖瓦弃之,四根显得粗糙的柱子留在了原地。六台村与紫坑村相距只有几华里远,估计是当年六台村修建戏楼时紫坑村有人捐助了善款,村名得以出现在题记中
再说一说被搬到广东的这座戏楼,中间的过道本来是供人通行的,庙宇的大门即设于此,过道上面铺木板成为戏台,照片中还能看到两侧石头上铺木板的槽口,后面接的卷棚顶相当于后台,现在戏楼被改成了“门楼”,过道里的台阶全部是后加的
山西的戏楼很有地方特色,几乎全部是座南朝北,因为正殿和里面的神像都是座北朝南的,戏楼与正殿相对,有唱戏敬神之意。戏楼一般是庙宇的最外一层建筑,第一层的过道兼具大门,第二层为戏台,现存的戏楼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可知是清代流行的产物。附图是山西长子灵湫庙的戏楼,山西清代戏楼的典型结构,而搬到广东的六台村戏楼被改成了“门楼”
下面这条新闻山西的文物部门应该好好看看
江西婺源加大对明清古建筑保护力度
2012年07月25日
新华网南昌7月25日电(记者罗鑫)记者从江西省婺源县政府获悉,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资源,彰显古建筑鲜明地域特色,婺源县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公告》,要求各部门联动,对擅自迁移、拆除古建筑,走私、盗窃、非法买卖古建筑及其构件和附属文物等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婺源位于江西、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具有1200多年历史。遍布全县的明清古建筑,类型繁多,千姿百态,有青山绿水相映,婺源因此也被誉为江南民间古建筑之乡。
公告规定,所保护的古建筑是建于1949年以前的民宅、祠堂、古桥、古驿道、书院、牌坊、楼、台、亭、阁、匾等建筑物和构筑物。
公告要求,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文物部门负责古建筑维修方案的审核批复和维修施工的监督管理,负责接收和管理被查扣古建筑及构件。公安部门加大打击盗窃、擅自买卖古建筑及构件等违法犯罪行为。工商部门负责监督、查处涉及古建筑及构件等文物的经营活动。林业部门对各木竹检查站在检查中发现木材运输手续不完备的古建筑构件,将实行扣留。同时,一经发现破坏古建筑行为,将依法责令停止、限期恢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由主管部门指定相关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反者承担。
原文链接 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h/2012/0725/c25408-425169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