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卖古建调查(一)山西万荣县里望村戏楼

标签:
山西运城万荣里望村戏楼 |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
迁卖古建调查(一)山西万荣县里望村戏楼
这里的古建绝大部分都是山西运城地区风格,运城一带的清代建筑雕刻部件多,外观繁华。这是一座清代风格的献殿,只有庙宇里才会有这样的建筑,献殿来了郓城,这座庙里的其他殿呢
这座大房子五开间有三百多平方,在运城水浒文化城内被称作“县衙大堂”,如此大的清代建筑也被搬到了山东
被搬迁来的县衙大门,可能是觉得不够精美,前檐阑额之下有增加了一道雕花阑额
哪些是原装的,哪些是新加的,哪些是从别的老房子上拼凑来的,很多已经难辨真伪
搬来的古建很多,不能尽录,先来说一说这座戏楼。图中以我为比例,可以看出戏楼的大小
大殿内部保留下来三条墨书题记
“公元一九五零年岁次庚寅拾月丁亥拾八日丙寅壬辰时村长杜金生倡率全体民众重建戏楼”
“村干部:杜鸿泰、□静山、付十保、杜龙岗、杜占魁、严天庆、杜金发、严鸿泉、甯积德、杨效法、甯好礼、杜金旺、杜万锡、杜培成”
“经理:杜文理、杜守仁、杜鸿福。督工:杜有平、严鸿海、杜贵有、杜三金、杜盛林、杜昌英、杜玉锁、杜维熊、杜□□、杜金顺、杜万喜、杜□喜、严□生、付席珍、□根锁、杜文忠、杜荣贵、杜盛禄、杜□全、□新忠、杜炳中、□鸿恩、程安兴、□□才”
题记中没有具体地址,多数人姓杜、运城地区的建筑风格,成了仅有的线索。
2012年7月第八次山西访古,我把寻找这些老建筑的原址作为目标之一,提前打印了些照片,准备沿途让老乡认一认,大海捞针,也要捞上一捞
2012年7月15日,稷山下高速后边访古边寻访老建筑原址,得到不少信息,一位老乡告诉我,万荣县的里望村有一座戏台,而且村里杜姓人士很多
傍晚时分来到万荣县里望村,这里距县城只有不到八公里,给村里老人看照片,大家一致指认这座戏楼就是本村卖掉的
多位老乡一致认可这就是本村的戏楼,题记中的四十几个人名很多老乡都认识,而且有的还建在。同时老乡们也表达了愤怒,卖掉这座戏楼很多人不同意,但最终没能阻止村干部的决定
在村中老乡指引下,找到了村里的戏楼原址,只剩下一点后檐墙和山墙
在戏楼附近又找了一些老乡辨认,大家仍然是一眼就认出是本村的戏楼。1950年,村里为加宽道路,把戏楼整体向北搬迁了几十米,这才留下了今天看到的戏楼内的三则题记
没想到线索极少的情况下能找到原址,天意,接触到的老乡都对把戏楼卖掉很气愤
一位老乡提供了个线索,里望村东边不远处的上井村,戏台也被卖掉了,随即赶往上井村,到达时天已经黑了,找村中老乡了解情况,结果更震惊,村中古庙原有一座戏台和一座大殿,前两年全部被村干部卖掉了。原址建成广场,并且建了个新戏台。老戏台朝北,新戏台朝南,实际上是原来正殿的位置。
在广场的南侧,老戏台只剩下一面东山墙,还能看到过去登戏台的通道。因为旁边盖的房子借用了这面山墙,它才没有被拆掉。
把我打印的照片给老乡看,里面没有上井村的古庙。一座古庙被卖掉,这面离谱的事竟然也发生了!上井村的戏台和大殿被卖到了哪里?我将继续关注,欢迎提供线索
首先得留下,才能谈得上保护,这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雨幸存下来的老房子被任意倒卖,我们的文物保护制度在做什么?里望村的戏楼和上井村的古庙在原址是否有文物身份?如果没有,那是文物部门极大的失职,这个错误已经无可挽回,但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新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