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昭寺与小昭寺

(2011-05-08 21:04:21)
标签:

休闲

http://s9/middle/4ab97cd4n8e804da59158&690

 

在全世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因为在这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觉卧”佛像,“觉卧”藏语意为至尊、至贵、至圣。

藏族的古代史书《柱间史》,又称《松赞干布遗训》。在那里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们想使师尊的音容传留后世,佛祖应他们的请求,同意以自己8岁、12岁、25岁时的模样造像。因为有释迦牟尼幼时的乳母等人参与指导,所以塑像的形体相貌与佛祖幼时一般无二。

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经900年,到了公元4世纪,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据藏族历史记载,当时的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为感谢北朝后秦皇帝姚兴资助他击溃了入侵者,便将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奉送给了中国的皇帝供养,以利益汉地的众生。之后,佛祖的8岁等身像也流入了尼泊尔。

到了公元7世纪,这两尊佛像竟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雪域高原。

公元633年,年仅17岁的藏王松赞干布征服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建立起强盛的吐蕃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松赞干布决定与相邻的大唐和尼泊尔联姻。于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带着和亲的历史使命,相继来到拉萨与松赞干布缔结婚姻。

为了纪念这位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大昭寺专门设立了法王洞来供奉藏王和两位公主,这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在藏民心中她们都是度母,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母性化身。

在布达拉宫的白宫门厅内北面墙面上的这幅大型壁画,描绘的就是藏王迎娶两位公主入藏的整个过程。赤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了释迦牟尼佛的8岁等身像。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了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

在释迦牟尼佛涅槃1200多年以后,两尊佛像终于又在拉萨奇迹般地相遇了。为安放和供奉这两尊佛像,松赞干布和两位公主共同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1300多年以前,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拉萨古城的所在之地是一大片由拉萨河水长年冲积而成的沙滩草地。大昭寺所在地,原先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湖泊,名叫“卧塘湖”。而小昭寺所在地,则是卧塘湖北岸的一片沼泽湿地。那是文成公主来到藏地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车队经过3年艰辛的长途跋涉,终于快要到达此行的目的地,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恰巧就在此时,载着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的木车深陷在了湿地之中,无法再往前行走,众人无法,只好在佛像四周立柱并覆盖白绸供养。

博学多才的文成公主通过历算,得知此处原来是龙宫的所在地,便决定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放置在此,也就是在今天小昭寺的位置。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镇慑龙威,使雪域高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而早于她来到红山的赤尊公主,听说文成公主学问渊博,便派人来请求她帮助推算一处风水宝地,以供奉从尼泊尔运来的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

于是,按照文成公主的卜算,藏王松赞干布先在罗刹女的左右手心等四肢的主要关节部位修建了用于镇魔的昌珠寺等12所寺庙。然后又在其他一些风水恶劣的地方分别修建了佛塔、石狮、大自在天雕像、大鹏鸟和白螺。

当这些镇妖伏魔之事均告完成之后,松赞干布来到卧塘湖边,对赤尊公主说:我抛起的金指环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为寺庙奠基。结果指环坠入湖中,顿时光网四布。十分吉祥。赤尊公主这才最终确定了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的安放地点。

公元647年,藏王和两位公主主持和发动藏、汉、尼泊尔的工匠们共同参与,驱役上千只山羊驮土填湖生地,一场浩大的营造寺院的工程开始了。

山羊驮土填出的土地,藏语称“惹萨”。后来渐渐演变成为人所共知的拉萨,藏语的意思是圣地,这座千年古城也就因此而得名,沿传至今。

如今的小昭寺,已经成为藏地僧侣们修习佛法的最高学府之一。这里主供的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同样被称为“觉卧”佛像。然而,这尊原本由赤尊公主带来的佛像,却安奉在由文成公主建成的小昭寺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据藏史记载,公元651年,也就是松赞干布之孙芒松芒赞继位后,藏地曾一度谣传唐军要进攻拉萨,抢回他们的觉卧佛。于是当地人就把大小昭寺的两尊佛像进行了对调。从此,这尊由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就成了大昭寺的主供佛,直至今天。

大昭寺和小昭寺,这两座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之上的佛教寺院,自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承载着汉、藏、尼泊尔三地文化交流的使命。同时,作为藏传佛教信仰的圣地,1300年来,它们始终与藏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大昭寺平铺的屋顶,四周环绕的经堂、佛殿、回廊和院落均为土木结构,讲究实用而不追求对称排列。尽管主殿这些歇山式金顶,明显受到了汉地建筑风格的影响,但是作为藏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从整体布局看,大昭寺堪称西藏平川式佛教寺院建筑的代表。

今天的大昭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

如今,在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棵传说是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的柳树,当地人称“ 公主柳”。在她的旁边,还有一方唐蕃会盟碑,当地人称“甥舅会盟碑”。此外,还有一方种痘碑,这是为纪念清朝乾隆年间,中央政府向西藏地区传授种牛痘的方法,以防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所立。

每到新年伊始,大昭寺内便挤满了来这里朝拜觉卧佛像的信众们。他们耐心地排起长队,等待着轮到自己亲手在觉卧佛像前上供。此时,也是中心大殿僧侣们最忙碌的一段时光。他们要在新年的第一天给觉卧佛像换上新的袍服。同时,会有许多信众用他们一年的积蓄买来金粉,请这些僧侣帮他们为觉卧佛像刷金,以祈求来年万事如意、平安吉祥。

在大昭寺门前有一处新建的燃灯房,里面常年供奉着一千盏酥油灯,这一千盏常明灯是那些来自全藏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信仰佛教的人们为了祈求世界的和平而点燃的。

光影摇曳,默默地传达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祝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能够成就他们真诚、善良、美丽的祈愿,愿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更美好的心灵圣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