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长河吉金(44)
(2023-07-17 07:00:48)分类: 长河吉金 |
14、王师傅的苗家情缘
刘矿长的主意是向岳父大人求援。
岳父王师傅和老伴是从湘沅钨矿调到锦江铜矿的,而且来得较早。来后,王师傅一直在小路口铜矿转运站驻站,见证了铜矿从起萌发芽到枝繁叶茂,也见证了锦江大桥和沅水大桥的先后通车,如今,除了少部分坑木还走水运从小路口码头起运外,所谓驻站也就是为矿里看房子守地皮。天天面对奔腾不息的沅水和热热闹闹的对岸辰溪县城,王师傅过着像神仙又像僧侣的清淡生活,特别是婆婆子回矿带外孙后,除了打电话,连个面对面说话的人都没有。偶然矿里来个人坐坐,王师傅像待客一样热情,又是递烟又是倒茶,还要留人吃饭。矿里的人都说,那个地方,不是王师傅还真坐不稳呆不住。
当年,王师付在钨矿井下背矿,老伴(当时还是未婚妻)在选矿场当手选女工。1944年,两人正要谈婚论嫁,一辆汽车停在井口,上来一个捆一个,王师傅被稀里糊涂抓了壮丁。老伴得知后消息后从选矿场跌跌撞撞追到公路上,只见汽车卷起的灰沙,哪里还有人影。
她盼啊盼,夜里不能安睡,白天吃饭无味,日本人投降了,王师傅没有回来;她盼啊盼,求菩萨保佑,求老天开眼,蒋介石被赶跑了,王师傅没有回来;她盼啊盼,发誓从一而终,赌咒非王不嫁,剿匪反霸结束了,王师傅终于回来了。
“八年了,整整八年了!”顾不上羞涩,在选矿车间皮带旁,一身工作服的她和衣裳破烂的他在大众广庭之下,相拥而泣。他们不知道是悲还是喜,不知道是在人世间还是在梦里面。
原来,王师傅被抓壮丁后,在四川行军途中就逃脱了。他不敢走大路,翻山越岭循小径往湖南方向走。沿途多是苗寨,他一路乞讨打工为生。由于语言不通,他问路无门,耽搁下来。等到他粗通苗语,知道你好说“告融”,
回家说“蒙遮”, 吃饭说“闹猫”, 妈妈说“哪”,
爸爸说“栽”山寨又成了土匪的据点。直到1952年剿匪结束,他才辗转回到钨矿。他一分钟都没有耽搁,直奔选矿手选车间找人。看到心爱的人儿一脸苦相,他泪流满面。八年啦,人年轻的时候有几个八年!喜极而泣,两个人都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没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团圆。
不知道是辛劳伤身还是忧愁伤神,两人婚后数年无娃,老伴抱养了她姐姐的大女儿。王师傅两口子调到铜矿,一半是响应组织号召,一半是为女儿换个环境。
女儿长得聪明乖巧。读书、下放、招工,和同龄孩子一样,女儿成了铜矿的仓库保管员。那年,有人做好事把小王介绍给刘京胜,小刘正在食堂当管理员,小王嘴巴一撇:“火头军,沒料起(看起)。”谁知道小刘一见钟情,追求沒完沒了。直到小刘当了工区副区长,小王才松口说:“我妈找了个采矿麻子,一辈子没过个宽松日子,看来我得继承光荣传统,也找个釆矿麻子,过一辈子苦日子啰。”
王师傅对女婿一百二十个满意,老伴一听讲小刘是苗族,嘴里哝了一句。王师傅知道她的意思,动情的说道:“当年,没有苗寨兄弟收留和帮助,我也可能死在荒山野地,成了孤魂野鬼。”王师傅一提往事,老伴不再坚持,松口同意了这门婚事,但有一个条件:“至少生两个娃娃,一个姓刘,一个姓王。”小王娇嗔的说:“我的个娘哎,你也管得太宽了!”刘京胜倒是表态痛快:“妈妈,沒问题。”
现在,两个小把戏,儿子姓刘,女儿姓王。刘矿长笑着说,我们家的姓氏是下象棋,“男河”“女界”对阵,一清二楚。
刘京胜在电话里把房子问题的来龙去脉向岳父说了一遍,王师傅说:“别着急,没事的。我明天回矿里来,有人送我一包下河来的陬溪桂花糖,正好带给两个娃儿尝尝。小王妈妈的工作,我来做。”
刘矿长岳母娘的思想工作能做通吗,请看下一节。
前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43)
后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