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余嗲(小说)
(2022-05-16 06:56:23)
标签:
百岁余嗲故事银行 |
分类: 泥民草传 |
百岁余嗲(小说)
一、初识
几年前,我在江边公园漫步,认识了一位老者,大家喊他余嗲,我也跟着喊余嗲。听人讲,余嗲九十有七,我左瞧右看,一点也不像。
他常坐在一辆电动老年人车上,手里端着一个小碗,里面不是坚果便是小西红柿之类的水果。老人家不慌不忙的吃着他的零食,和我们有说有笑。有时,他也离开老年车,步行到大树下的花坛边,甩甩手,踢踢脚,弯弯腰,扭扭屁股,做着他自编自导的一套体操。
余嗲清清瘦瘦,身板笔笔直直,脸色黝黑,掩住了不多的老年斑。他喜欢戴一顶时髦的旅游帽,帽沿下花白的头发和胡须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又大又深,灵活的瞅着你,一点也不显老。他总是面带微笑,好像有什么高兴的事情,随时随地和他人分享。他很健谈,讲到生活自理无求于人,余嗲常常面带满足的说,求人不如求己,不求命长,只求健康。
我拿着手机,左瞄瞄右瞅瞅,想给余嗲拍几个特写镜头,他很配合,也很放松,和我有说有笑,倒怕我紧张拍不好。我终于好中选优,有了几张自认为过得去的余嗲照片,然后优中选优,留下一张最满意的特写照片。配合这张照片,我写了几段小诗:
老嗲嗲
九十七
眼不花
耳不背
医生夸奖他
心脏六十岁
老嗲嗲
好帅气
裤笔挺
衣整齐
后人佩服他
生活多自理
老嗲嗲
不歇气
寒和暑
爱迁徙
自个常调侃
比翼双双飞
老嗲嗲
少禁忌
生死事
无所谓
我笑老人家
何止一百岁
二、蜜月
江边公园的风雨亭有个老人论坛。每天上午九点,十几个七十大几八十多岁的老嗲嗲准时登场,大家七嘴八舌,天上地下,国际国内,宏论一场,十点半一过,准时散伙。久在江边走,天天见面碰头,我也成了老人论坛的候补人选,用他们几个嗲嗲的话讲,你七十末过,小字辈,到边边场蹲着,等等吧。
论年龄排座次,余嗲当然是论坛的首席人物,但是,他很少讲话,只是张着耳朵听大家讲。那一日,论坛散场时,余嗲说,对不起,我要请假了,到昆明去个把月,老友们,再会了。
又度密月去啦!老嗲嗲们起哄。余嗲也不接腔。
大家都晓得余嗲的婆婆子不是原配,原配因病早死了。现在的婆婆子罗娭毑和余嗲打成一砣也二十多年了。罗娭毑比余嗲小十岁,也八十出头了,她的儿女在昆明,每年长沙最冷最热时节,余嗲和罗娭毑都要去昆明湖畔住一阵子。
长沙到昆明,现在方便了,坐高铁,几个小时就到了。前些年要坐一天一夜火车,年迈的余嗲和罗娭毑挤火车,一点也不怕累,儿女们劝他们坐飞机。俩老口说,睡臥铺,有什么累,坐么子飞机,纯粹浪费钱,还是坐火车稳当。
余嗲的儿子住在长沙,想接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儿子说,我也退休了,还没有当爷爷,有时间也有精力伺候老人家。余嗲说,我们还能自力更生,到了动不了的那一天,你给我们请个保姆就行了,养老院,我们可不去!
眨眼几年过去了,我也成了老嗲嗲论坛的正式成员。那一天,刚刚从昆明过完冬天回长沙的余嗲,照倒给每人一包昆明小吃食,还宣布,今年是百岁生日,要请大家聚聚,时间定在国庆期间。
三、老伴
一连数日不知道见余嗲,细细打听,得知罗娭毑病了,她怕客死他乡,死活要回云南老家,余嗲陪着老伴去了昆明。
夏天到了,仍然不见余嗲身影。
消息灵通的吴嗲说,余嗲早就回长沙了。因为罗娭毑因病逝世,余嗲精神垮了,站不起来,走不了路,请了一个保姆在家招呼,有人在小区见过余嗲,人都变形走样了。
七月半前夕,余嗲终于出现在江边公园,他是坐轮椅被保姆推着来的。
和老印象中的余嗲判若两人,我见到轮椅上的余嗲,白发苍苍、胡子拉碴,衣服虽然整齐干净,但两眼无神,口齿不清。老伴老伴,老怕丢伴,看来,罗娭毑的离去,对余嗲精神上的打击太大了。
他对大家笑了笑,笑得有些勉强。嗲嗲们围上去,你一句我一句,问候多多,他还是只笑不语。推轮椅的保姆说:余嗲讲,国庆节的生日聚会不变,到时候还请各位来喝一杯水酒。余嗲始终未吐一字,只是笑着微微点头认可。
四、遗憾
转眼,中秋节到了。
没有收到余嗲的百岁生日聚会请帖,也沒有听到他的消息,因为疫情,老嗲嗲们的江边论坛早己停摆,没有那个平台,我们一班老家伙难得一遇。我不是惦记余嗲那一杯寿酒,是想再见见他,给他拍一组百岁生日纪念照。
枫叶染红,疫情延续,嗲嗲们的冮边论坛不散也散了。终于有一天,我碰到了在江边公园蹓跶的吴嗲。扯来扯去,聊到了余嗲,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走了,百岁生日前突然走啦!
吴嗲告诉我,他得到余嗲逝世的消息也是马后炮了。那一段时间,余嗲在保姆的照顾下过得平平安安、平平淡淡。一天,保姆推他出来走走,小区大楼高处一块瓷砖脱落,从天而降,砸在余嗲的腿上。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伤不是很重,伤了皮肉没伤骨头。但是,余嗲当天晚上就去世了。医生说,出血的外伤,成了压垮百岁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物业公司赔偿了几万元,这起意外事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沒了。
吴嗲叹了口气:可惜的是,余嗲离年满百岁只差几天啦。这叫阎王老子叫人三更走,谁敢留人到五更。
我心头一震,说道,人生百岁不是梦,不到那一天谁也不敢讲大话。
吴嗲说,小区的人都说,余嗲是有福之人,修到家了,健康长寿,人死了,连安葬费都有人帮忙出。
说话间,我和吴嗲来到杜甫江阁。他要过马路去碧湘街买肉,我要继续前行,两人分手。吴嗲转身停住脚步,指着马路对面的开发银行对我说,那个位置,原来有个长沙最早的交通银行,民国早期就有,晓得不?
我点点头。
吴嗲说,解放前好多年,余嗲就是那家银行的职员。
余嗲还有如此光辉的白领履历,可从来没有听他老人家吹过牛皮。我半天没有转过神来,也忘了和已经走远的吴嗲道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