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又一次去爷爷家,没有吃饭 所以就买个方便面(那个年代不叫泡面叫方便面,当时商店里面 有 什么三鲜伊面
华丰面之类的,当时泡面的主流还是单包料)。当时第一次看到
担担面,牌子叫做康师傅,很贵2元一包,当时两块钱能做很多事情,当时坐车还2毛呢。
买了之后泡好,啊那个香,那个红红的颜色,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面,这一件事就注定了我对担担面这一生的感觉。
那为什么叫担担面了,据说因最初卖面的人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之类的。
其实担担面的出名,却在于它的调味和独特的面臊。
面臊,其实就是外省人叫的面卤或是浇头。四川人习惯把面臊分为三种: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汤汁面臊就是带有汤水的,比如红烧牛肉面、清汤牛肉面、香菇炖鸡面等的面臊;稀卤面臊就是面臊比较浓稠,一般都有勾芡这一过程,象打卤面、大蒜鳝鱼面等的面臊就属此列;干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较干爽,象杂酱面和担担面的面臊就是。
担担面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们习惯把它叫做“脆臊”,一听名字就知道好吃,制作起来其实也不麻烦: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甜面酱用少许油解散;然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然后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干水分,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然后放入适量的甜面酱炒香,肉末呈现诱人的茶色(如果颜色较浅,可以加少许酱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放在一边了。千万不要被这香气勾引,忍不住偷上两嘴,估计你会把面臊变为一道菜的:)
再来说说调味。担担面的定碗调料非常的多: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葱花和少许的鲜汤,甚至还有人会放点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这正是四川厨师的高妙之处。四川厨师高明,高在用味来刺激你的味蕾,用味来吸引你的食欲,叫你吃了就忘不掉;四川厨师的精妙,妙在可以把很多的调味原料组合在一起,让其和谐的统一,一味衬托另一味,一味更比一味好。
炒好面臊,放好调料,就可以开始煮面了。面条煮熟后,捞入已调味的碗中,撒上少许的面臊就可以了。
如果你来成都,可以到成都泰升南路(那里是“手机一条街”,离春熙路不远,成都人都知道)上,找到一家叫做“担担面”的面店,叫上一碗,保管吃得你汗水直流,口水直流,不过你吃了之后,可要记住担担面的特点,免得别人问起的时候,你只会说“好吃”,如果你能像我一样说出下面一段话来,肯定会让别人瞪大眼睛、口水直流的:面条滑爽,面臊酥香;咸鲜微酸辣,芽菜香味浓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