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7-1-8)出了圆明园,后去官批,买了些小玩艺,我就喜欢逛官批这样的商城,各种琳琅满目,精致的小玩艺什么都有,然后自己就淘啊淘的,真过瘾。每次进城都是猿猿开车到处拉我,今天总算为猿猿加了点汽油。
出了官批,猿猿非让我去他家吃饭,猿之妈妈说做了梅菜扣肉,我好不容易才劝猿猿带我去老北京炸酱面馆,来了北京一年了,连正宗的老北京的东西都没有吃过,岂不是太遗憾了。
我们开车到天坛附近的一家老北京炸酱面馆,据说这是家老店。别的饭店冬天都是拿那些塑料条和绿色的挡风棉来挡住外面的冷风,这家店是挂了两张红色的带有花纹的被子,真是有特色,第一印象就给我很好。
进去后,门口站着一个店小儿,招呼我们,
“客官几位?”。我告诉他两位,然后小儿扯着嗓子喊,“客官两位!”。
里面立刻传来N声回应,“两位客官喂,这边喂”,声音非常大,估计100米开外也能听到。自己看以下,里面跑堂的小儿都是清一色的清朝打扮,头顶是地主帽,身上穿蓝色的旗袍,也可能不是叫旗袍,就是个大褂,然后肩山搭了一根白色的毛巾,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的是老式的布鞋。不错,感觉不错,这才是老北京吗。
我们走到一张桌子下,桌子是以前的老式八仙桌,桌子边上没有椅子,只有老式的凳子,长条板凳,大家想一下古装片里面的饭馆就是那个样子,一个小二,立刻拿自己肩上的毛巾擦了俩下桌子,“两位客官来点什么?”。
我说:“你们这有什么老北京特色菜?”
然后小二就为我说了几到菜,最后我点了,焦圈,芥末墩,麻豆腐,三不占,暴肚,一壶茉莉。
不一会小二把茶送了上来,茶壶是典型的老式茶壶,红色花纹,上面刻着万寿无疆四个字,大家可以看照片,我这里就不描述了。用老式茶壶将茶水倒进茶碗里感觉就是不一样
然后小二陆续把焦圈,芥末墩,麻豆腐,三不占,暴肚陆续送上来。焦圈,就是炸的面圈,芥末墩是芥末腌的不白菜,不过白菜是方方的一个墩状。麻豆腐就好像馊了的豆腐渣,暴肚就是吃火锅时候的黑白千叶。三不占我确实不知道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反正就是不占盘子,不占勺子,不占嘴。特色菜毕竟是特色菜,暴肚我就吃了一口,闻着就臭臭的,麻豆腐,馊馊的吃了两口,芥末墩我靠那么辣怎么吃,我旁边的人简直拿它当饭吃,这才是“北京的爷们儿”,最后还是三不占吃的多,真不知道它是什么做的反正粘粘的,有点甜,大家可以理解年糕那味道的感觉。
最后,老北京炸酱面终于上来了。小二将端一个方方的大盘子到我面前,里面有一个大碗里面乘着面,周围有许多小的盘子,有还黄豆芽,绿豆芽,红萝卜丝,黄瓜丝,豆呀,芹菜沫等。然后小二将这些小碗的料全都倒进面碗里面,这个倒不是一般的倒,一定要倒出响声,什么响声呢,小碗往面碗里面倒的时候,小碗一定要碰到面碗,给人的感觉就是要把碗摔碎了,一定要很响,真的是很又特色。然后跟你一小碗炸酱,应该是开油暴黄酱,然后在给一个小碗,里面乘的是醋腌辣蒜,蒜腌的都成绿色的了。然后自己要将炸酱依据个人口味自己倒进面碗里面自己拌。
听着京东大鼓,一边吃着这些老北京的特色食物,看着周围的人穿着复古的衣服在这老式的饭馆中来回穿梭,感受着老北京炸酱面馆的特色气息,虽然这顿饭价格不菲,但是还是觉得划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