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图》是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即画有12段,现仅存9段,绢本设色,

右首开篇第一段即是挺身赴难的“冯姬婕妤挡熊”护卫汉元帝事,冯婕妤挺身向前,临危而不惧,神情、气势与柔弱的清代仕女全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让人意料之外的是,以前读印刷品一些线条笔墨多漫漶不清,而细观原作,没想到墨韵几若新出,真不可思议。冯姬与汉成帝之间的空白处盖有“睿思东阁”大印,据说即是宋徽宗藏印之一,韩滉《五牛图》、孙位《七贤图》均可见出此印。此外,汉元帝身后的前隔水黄綾上,留印较多,如“政和”、“御书”(瓢印)、“宣和”、“御书房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项氏子京”等。

第二段绘“班姬拒汉成帝同辇”事,箴文:“班婕有辞,割驩同辇。夫岂不怀?防微虑远!”《女史箴图》箴言两侧各绘一仕女,右侧仕女身材秀颀,呈“S”形,长袖飘逸,衣裙曳地,衣纹及面容皎好,唇极红,面部轮廓线准确生动,飘渺飘逸,袅袅婷婷——真当得起“窈窕”二字。
第三段绘一武士于山边射弩,山间冈峦起伏,日乌玉兔分列两侧,山间有鹿(或羊),有虎坐于山间,与山之比例均不等,远处一对锦鸡(或翠鸟)上下飞翔,回眺绝潼,近树则似影响宋代李伯时《山居图》等,古朴且具装饰性。此图喻张华之句:“道无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日中则昃,月满则微;祟犹尘积,替若骇机。”所说是保持中庸平和的道理。画家对笔下风景的描绘,无疑受到汉代帛画、画像砖的较大影响。

第四段一女子揽镜自照,一站立女子为端坐女子梳理长发,箴文“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这与“吾日三省吾身”、“内圣外王”有相通处,从某一角度而言,这也可以说是尽可能保持内心的本色。
第五段画床帏间夫妇相背,箴文“出其言善……同衾以疑”。
第六段画夫妇并坐,妾侍围坐,群婴罗膝。
第七段画男女二人相向对立,男子对女子举手做相拒之势,箴文“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实生慢,爱极则迁……实此之由”。
第八段画一女史端坐,有贞静之态,箴文是“静恭自思,荣显所期”;
第九段画一女史端立,执彤管而书,身后箴文是“女史司箴,敢告庶姬”,面前有二窈窕女子相伴而行,相视而语,飘逸的裙裾末端则是轻灵的四个字“顾恺之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