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10月21日贝叶思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周报

标签:
贝叶思银行业声誉风险舆情监测财经 |
分类: 金融 |
一、银行业声誉风险指数
图1:银行业声誉风险指数(BNRRI)
(注:风险指数越高表示该行负面信息比率越高,危机信息等级越高,正面信息比率越低,对银行可能造成的损失越大,最高为100)
二、银行业声誉风险评级
图2:银行业声誉风险评级(BNRRR)
图3:声誉风险评级与LP的对应
三、银行业声誉风险概况
图4:银行业声誉风险置信区间分布(LP)
(注:置信区间值表示银行发生声誉风险的可能性,裂度区间越大造成银行声誉风险的损失越大)
四、本周热点事件追踪
(一)热点事件概述
1.银行捡到30万金条两天不报警 称在等失主上门
10月17日,《今日早报》报道,家住沈阳的高女士在银行存款时丢了两根价值30万元的金条,焦急之下遇到了两种态度。民警牺牲休息时间,查遍全程监控录像;相反,捡到金条的银行却不着急,等着失主上门。高女士对银行的所作所为有些不理解。“8日捡到金条,为啥到10日还不报案?”银行主任则解释,他们一直在等失主,如果当天再等不到就去报案。
2.危机程度:五星
(二)热点事件分析
1.舆论环境分析:银行这种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作法,遭致众多网友的批评,虽然银行方面给出了解释,但是太过牵强难以使公众信服,对于银行业道德方面的谴责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2.信息策源地分析:《今日早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世纪投入巨额资金打造的一份重量级、综合性、城市性新锐日报。《今日早报》的读者遍布各阶层。尤其受到企业管理者、高级白领和私营企业主的认同。他们年轻有为,潮流触觉敏锐,对新事物接受力强,消费意欲旺盛,也成为广告客户推广、宣传商品的理想对象,已成为浙江省成长最快的报纸。
3.传播力度分析:本周内,该事件已被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雅虎、凤凰网、中国网、北方网和金融界等多家网站转载,众多网友也就此事件发表了相关评论,且主要为负面评价。此外,北京电视台、辽宁卫视、南方经视和河南电视台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以上电台的视频中还出现了深发展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标识。因此,该事件传播力度大,对银行业的声誉影响很大。
4.信息攻击程度分析:银行的这种行为虽然不构成侵占罪,但属于不道德行为。银行看见储户的贵重财物,应该主动报案,不该让失主等那么长时间。如果储户错拿了银行的钱,银行会主动等吗?早就调出监控录像找出目标,再想方设法(包括报警)索要了。该事件反映出银行“店大欺客”思想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顾客对银行的信任。且由于信息中没有透漏出具体的银行,因此舆论聚焦于整个银行业,批评皆表现出对整个银行业的不满。由此单一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对整个银行业的不信任与批判,单个银行的错误导致全行业为其埋单,教训殊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