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普是时候给自己瘦身了

(2011-10-08 09:13:08)
标签:

惠普

混沌

战略转型

杂谈

分类: IT

    当今笔记本市场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市场利润率越来越低。纵观市场走势,PC厂商以全制胜的战略已不再具有之前的显著优势,相对在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极致对消费者则更具吸引力,IBM,苹果就是鲜明的案例。

    为了自己更好的消化,瘦身是必须的

    8月对于IT界来说无疑是多事之月。乔布斯最终宣布了辞职,联想COO托利·里德宣布辞职,惠普放弃WebOS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Touchpad的运营,同时宣布将考虑对PC业务的分拆,更是业界始料未及的。但回看惠普的发展道路,贝叶思认为惠普选择分拆给自己瘦身应该是拯救自己的一条明路。

    惠普2001年在卡莉带领下收购康柏,从此走上了一条多元化规模经营的不归路。在马克·赫德任期内,惠普斥资139亿美元收购了服务咨询外包企业EDS,随后又收购了网络设备厂商3Com和智能终端厂商Palm。惠普就像一个无限大的气球,不清楚自己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不停的膨胀着。产品服务涉及PC、服务、软件、打印及成像、企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诸多领域。随着各个领域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个人消费领域和企业级领域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惠普面对自身如此庞大的业务范围,无论是从资金,利润,还是人员,抑或科技方面势必不能做到各个部分的极致。

    不可否认惠普依旧是全球第一大PC厂商,根据其发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运营性利润率为5.9%。尽管这一利润超过了包括宏碁等在内的竞争对手的利润率,但与惠普的其他细分领域的利润相比,不占优势。惠普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从17.7亿美元增长至19.3亿美元。在整体业绩提升的同时,消费者PC业务反而下降了17%,与之相反的,金融服务增长22%,软件业务增长20%,企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部门增长7%。从惠普所涉及的业务领域来看,当前PC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不及势头强劲的联想,移动互联网领域更是无法与苹果匹敌,软件服务领域,走在惠普前列的至少有IBM、SAP和甲骨文。不得不说惠普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了。

    瘦身后的利益

    惠普的PC业务部门所直接创造的利润和价值并不理想,在最近一个财年中,惠普的PC业务勉强赢利,取得了近1%的营业毛利,远远落后于戴尔公司8.8%的毛利。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冲击,消费者对PC的需求疲软,与打印企业服务等业务相比,利润率低和产量大的PC业务越来越成为惠普高层的心病,理所当然的成为被拆分的首要业务。

    毋庸置疑,许多股东对惠普股票当前表现不满。自李艾科8个月前接掌惠普帅位以来,该公司股价下跌了13%。惠普720亿美元市值远低于今年1290亿美元的全年营收预期。其实想想可知,拆分对李艾科和惠普本身都是有利的。一方面惠普可以借机摆脱增长缓慢的PC业务,甩掉这个包袱,将业务专注于企业级服务以及打印业务,这样使其品牌战略更加清晰化。另一方面提升投资者对李艾科对惠普的信心。如果惠普股价继续下跌,同时连续两个财季业绩表现疲软,这可能会给私募股权公司乘虚而入,抢夺惠普有价值的资产创造机会。

    瘦身之后的道路依旧忐忑

    惠普壮士断腕痛下决心将PC业务拆分,更有精力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举措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应该算是明智之举,但这却不能说明惠普拆分后会是一路光明。很多时候惠普的策略总会让人感觉到其内部战略的混沌不清。

    2010年惠普以12亿美元远远高于Palm市值价将其收购。对此惠普层信誓旦旦的表示Palm将振兴惠普,使其能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抗衡苹果、RIM等公司。但是,WebOS操作系统本身却有着惠普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造就了本次收购的最终命运。短短10个月之后,惠普宣布放弃WebOS以及与其相关的移动产品,在毁掉Palm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惠普收购Palm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2011年8月惠普突然宣布将拆分或出售PC业务,分拆之后没有明确的路线,再次给外界混沌不清的感觉。甚至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个拍脑袋决定。

    贝叶思认为不管惠普打算追随苹果的道路,还是计划复制IBM的轨迹,前途都将不会一马平川。惠普最终决定分拆PC业务,以近11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战略转型路径似乎逐步清晰。对于一家美国大型电脑公司而言,未来只能寄托在软件和服务领域,很像当年的IBM一样。但此时此刻惠普与当年的IBM又有太多的不同,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公司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苹果占据这移动互联网的头把交椅,在软件销售方面惠普也落后于甲骨文、IBM和SAP等公司。

    略显混沌的企业策略已经让市场,让消费者对惠普产生了怀疑,加之严峻的市场环境,不得不说惠普在软件领域的前景也不容乐观,仍有一段艰巨的路程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