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思咨询:谷歌收购事件后,国内改二代做什么
(2011-08-23 09:09:05)
标签:
小米改版手机安卓系统it |
分类: 通信与电信 |
通信部-杨昌龙
如果要问8月17日国内外通信业界最大的新闻是什么,那无疑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小米手机在798发布了。两大新闻虽然分属两个国别,但均围绕同一话题——安卓及其生态系统。
在安卓国际生态版图中,是HTC、摩托罗拉、三星、LG等手机厂商的前簇后拥,HTC身前士卒开发了第一款安卓手机G1,摩托罗拉更是得益于安卓起死回生。而在中国版图中,围绕安卓的厂商也为数不少,先有中国移动的OPhone,后有联想的乐OS,再有点心公司的点心OS、阿里云操作系统及小米MIUI等自称基于安卓深度改造后的“改二代”操作系统。
带着这样的背景去审视两大新闻,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贝叶思咨询认为,此次谷歌收购事件带给安卓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下一步策略变数较大,而中国的“改二代”厂商所受影响虽然较小但需巧妙借力谨慎而为。
谷歌下一步会做什么?
对于本次收购事件的动机,业界有三大观点,一是为专利,通过专利壁垒稳固安卓原生态系统,并继续保持开放,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其中,二是渗透硬件并软硬通吃,提高自有硬件能力,构建封闭环境,下一步和其他安卓厂商竞争,三是中庸型,谷歌通过摩托罗拉的硬件去主动优化自身软件和服务,对其他厂商采取既合作又竞争的暧昧态度。
贝叶思咨询认为,采取那一种策略主要取决于各方的利益博弈。商界没有活雷锋,只有不死的利益。在当下,谷歌的策略更多是第一种。因为目前安卓阵营虽然发展迅速,但竞争对手苹果如日中天,风头正劲,WP7正积极酝酿,不知深浅,谷歌此时通过收购摩托罗拉与其他昔日兄弟竞争未免过早。而从之前谷歌竞拍北电专利以及微软、苹果不断提出专利诉讼看,谷歌的确尝到了专利缺失之痛。商业模式创新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谷歌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维护原生态系统,包括解决专利问题,并提高各厂商的积极性。
商界没有活雷锋。谷歌的商业模式是构建统一化的操作系统,并借他人之力丰富终端,进而再推谷歌自己的应用,进而获利。其内在逻辑必然是让厂商按照自有平台做标准化的产品生产。而手机厂商自然不甘成为“操卖白粉心、赚卖白菜钱”的雷锋,常见策略是优化安卓系统并进行差异化,即弱化谷歌的痕迹,强化自身个性和品牌,让用户认识到“安卓就是一张皮,而手机的主人是我自己”。譬如HTC的Sense,摩托罗拉的MOTOBLUR以及中国的小米、阿里云等。而UI差异化带来的坏处是让安卓版本分裂更加严重,并给整体平台带来坏处,这是谷歌不想看到的。传言谷歌将在安卓
3.0中减少界面开发接口,阻止厂商的差异化。从该意义讲,安卓平台的发展策略并非谷歌自己的一厢情愿,而是基于产业链的博弈。在3.0接口变动后,在收购事件带来的风波后,加上WP7的下一步诱惑(极有可能),厂商对谷歌的忠诚将很难维持,迫不得已的谷歌也许只能执行第三种可能——中庸型了。至于第二种可能,目前可能性很小。
国内“改二代”的命运
与HTC、三星等国际手机厂商相比,国内厂商改安卓的目的就略显单纯了。无论是点心、小米、阿里云,它们均是将自身应用和服务推广作为主目的,而操作系统的深度改换、智能终端的高调推出更多的实现其目的的手段。
厂商
操作系统
终端
应用及服务
资料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贝叶思咨询整理
首先,三家厂商的背景决定它们以应用和服务为主。反观三家厂商均没有做手机硬件的经验,三家推出的终端也均是代工或同手机厂商合作生产,在产品分销上也均是利用自有优势进行分销(点心靠夏普渠道,小米和阿里云利用自有互联网渠道);第二,自有操作系统能够更好的内置服务和应用。以阿里巴巴为例,之所以要推出阿里云OS是为了将阿里系的平台级产品内置到手机操作系统中,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再如创新工场,点心操作系统的目的一定在于其下的点心云服务、豌豆荚手机精灵及掌上应用汇等。通过自身改造过的操作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方便的使用体验,强化其产品使用率和知名度。同时,深度定制的应用对用户具有很强的捆绑能力。第三,三者操作系统均主动兼容安卓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大量引入开发者和应用,为己所用,但同时也反映出各自借力安卓的一致心态。从这三点看,三家厂商的策略和谷歌自身商业模式也具相似性,只是级别不同。这点倒耐人寻味。
当然三大操作系统的另一诉求也极为相同,即为中国用户提供本土化的操作系统体验。如点心所说“智能操作系统针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全力打造,带来流畅的操作体验、便捷的通讯功能、无缝的网络通联及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这是安卓自身留给各个国家的机会,抓住它无可厚非,但做好不容易。
至于改二代对安卓原生态的作用,早期一定是积极促进,一同提升安卓市场份额,而当平台做大,厂商做出差异化后,竞争将必然出现。而安卓平台升级对各自操作系统的影响也取决于各自利益的博弈,内在逻辑和对待HTC、三星一致。
按照目前的市场态势,在谷歌收购事件的冲击波还没有带来之前,建议点心、阿里云、小米先巧妙借力安卓把各自的应用及服务做大做强,后续策略也许只有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