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344~345)

(2009-07-14 10:26:59)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古文明

史前史

美索不达米亚

希罗多德

分类: 环地中海古文明(一)美索篇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三百四十四)

 

    正在台下保持观望情绪的居鲁士二世瞅着克罗索斯嘟嘟囔囔,不知在说什么,赶忙叫来翻译。

           

    翻译来后,克罗索斯却在台上装死,又半天不说话,最后实在被逼急了,才慢慢悠悠地讲起了那次跟梭伦的谈话,居鲁士听后大受感动,打算把克罗索斯放下来,不过由于克罗索斯语速过慢,把话讲完火势已经起来了。

 

    众人赶忙上去救火,不过火势太大,营救无效,克罗索斯终于急了,求生的欲望使他大声向阿波罗神求救。

 

    奇迹出现,刚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阿波罗客串“及时雨”,唰一闪电,咔嚓一大雷,一场倾盆暴雨浇灭了火焰,克罗索斯再次逃脱死亡。

 

    被救下后的克罗索斯又与居鲁士进行一番意义深刻的谈话,克罗索斯最终的结局不甚明了,但他刚死就成为了一个希腊神话人物,并成为希腊花瓶绘图中常被描绘的形象。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344~345)

花瓶上的克罗索斯

 

    吕底亚灭国,原首都萨第斯成为波斯在西安纳托利亚的统治中心,之后,居鲁士奋马疾进,踏平安纳托利亚沿海各希腊城邦,不过允许其自治,

 

    在安纳托利亚众多的希腊城邦中,抵抗最为激烈是米利都,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预测月食的泰勒斯的老家,这个城邦与迈锡尼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公元前15世纪,赫梯刚在安纳托利亚崛起那会儿,米利都就有了筑有坚固围墙的居住地,并且在其遗址发现有迈锡尼和克里特陶器,综合各种证据(包括考古证据和古典作家的著作),有学者大胆推测:米利都的第一批居民来自迈锡尼。

 

    不管早期米底都人是不是来自迈锡尼,公元前12世纪的“海上民族”入侵把一切推到重来,新移民陆续来到安纳托利亚,接管米利都的是来自希腊本土的卡里亚人(Carians)。

 

    卡里亚人来自海上(跟“海上名族”不是一码事),性格火爆,以做水手、雇佣军以及海盗闻名于世。卡里亚人在安纳托利亚西海岸建立起一系列城邦国家,从米利都一直到利西亚(lycia),史称卡里亚王朝,并作为特洛伊盟友参加了特洛伊战争。

 

    虽然卡里亚有王朝之名,但无朝之实,最多算个联邦,就象古希腊,只能算一个文化圈,而不是一个实体国家。

 

    作为卡里亚王朝的一员,米利都很有明星范儿,城邦建设地比较繁荣。但自吕底亚建国起,各代一把手严格按照太阳黑子爆发规律,每隔11年就要把米利都暴揍一顿,直到后来听从神谕的克罗索斯上台,米利都才结束挨揍的历史。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344~345)

米利都剧场

 

    可是好景不长,消停了没多久吕底亚就被波斯拍入泥土,天生爆脾气的米利都人又冲在了反抗波斯侵略的第一线,虽然公元前499年安纳托利亚西海岸大起义取得初期成功,但波斯丝毫没放松对这些希腊城邦国家的敲打,五年后,起义以失败告终,其中最惨的就属反抗最为激烈的米利都。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三百四十五)

                                              

    米利都冲在最前面,遭受损失也最大,全城邦大部分男人被屠杀,女人和儿童沦为奴隶。剩下那些没死的男人,先是被押往苏撒接受劳动改造,再被送往3200公里以外的波斯湾当波斯海军的炮灰。

 

    米利都人的悲惨遭遇给整个希腊世界带来了巨大悲哀,当一部名为《沦陷的米底都》的悲剧在雅典上演的时候,观众嚎啕大哭,该剧作者随即被以扰乱公共秩序为名被处以罚款,这部作品也很快遭到封杀。

 

    即使这样,米利都还是硬挺了下来,新一批移民的到来使这个城邦逐渐恢复生气,但毕竟遭受过巨大打击,公元前四世纪,米利都在卡里亚王朝的明星地位被另一个城邦叫哈利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所取代。

 

    哈利卡纳苏斯是第三次移民潮(公元前9世纪)中的多利安人(Dorians 多利安人自称是迈锡尼的希腊人后裔,斯巴达人也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所建,位置就在现在土耳其的博德鲁姆(Bodrum)。

 

    哈利卡纳苏斯出的第一个名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前425年)。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344~345)

希罗多德像

 

    希罗多德出生于哈利卡纳苏斯一个显赫家族,父亲吕克色斯(Lyxes)是当地的一个富有的奴隶主,叔叔则是一名不安分的诗人,希罗多德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希罗多德会接老爸的班,做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奴隶主。

 

    哈利卡纳苏斯地方不大,市政建设却不错,城里不但有学校、神庙、议事厅等基础设施,更有剧场、体育场等休闲娱乐设施,更有可以对公共事务发表个人看法的广场(就像雅典的广场一样,还兼有市场功能)。

 

    总的来说,哈利卡纳苏斯是一个希腊化的比较开放的城市,希罗多德从小在这里长大,耳濡目染,渐渐熏陶出希腊哲学家们特有的气质。

 

    正是因为开放,哈利卡纳苏斯闹心的事也不少,成年后的希罗多德跟随他不安分的叔叔才参加了一次人民运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次事件的起因是一位运动员赢得比赛后,没有按习惯把奖品献给神仙而是自己私吞了。

 

    当然希罗多德说得比较隐晦,事件的真实情况可能是一次宫廷政变(虽然已经在波斯统治之下,但哈利卡纳苏斯享有自治,依然有国王,对外则称呼为波斯总督),希罗多德和他叔叔参加的是推翻篡权者的斗争,结果坏蛋没打到,希罗多德的叔叔却送了命,上蹿下跳的希罗多德也受牵连,被判流放。

 

    丢掉奴隶主饭碗的希罗多德四处流浪,当然,我们一般称之为游历。三十而立的希罗多德游历范围甚广,北至黑海,南抵埃及,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西达亚平宁半岛。

 

    每到一个地方,希罗多德都会游览名胜古迹,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并记录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在他之后300多年,20岁的太史公在中国做了同样的事,只不过太史公是自发行为,而有哲学家气质的希罗多德则是被逼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