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跳楼孕妇心理健康抑郁症赵天卫 |
分类: 孕妇须知 |
孕妇跳楼带给我们的反思
从医务界讲,一个妇女在准备怀孕到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都在我们医务人员的管辖之内,医务人员不能只着眼于化验单是否正常,B超、心电图是否正常;孕妇有无妊娠期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我们绝大多数孕妇是正常妊娠,在每次产检时都要进行沟通,进行开导,进行科普,使这名孕妇能够欣然接受这个胎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胎儿更健康,更聪慧。作为医务人员要会察言观色,从产妇的一举一动发现她不正常的地方,有针对性的检查、开导,有的甚至要将家属找来进行沟通 解除产妇的疑虑,让孕产妇在整个孕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的面对妊娠和分娩。同时医院要为孕产妇提供各种无痛分娩的措施,安排导乐人员,将产科门诊、产科病房、产房布置得温馨阳光,待产室、产房尽量单独休息,以免孕产妇之间产生情绪的干扰。要认真开展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孕期、分娩期、哺乳期的生理过程,、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性,妊娠合并症的防范,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答疑解惑。
作为医院、医务人员按常规操作,完成岗位职责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防范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最基本的保障。而在现阶段更应该将孕产妇的心理治疗、心理抚慰,心理安全纳入医务人员的工作范围,这将是对孕产妇更大的安全保障。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商业行为与医疗行为混为一谈,如让孕妇购买胎心多普勒,一些孕妇误把自己的血管波动当成胎心而引起恐慌,造成虚惊一场。有些书籍、光盘对孕妇指导危言耸听,成为诱导孕妇焦虑的因素。
医生应该具备“儿女情长,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应该成为孕产妇的主心骨、靠山,当有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求助于医生。称医生为天使,是认为医生代表上帝在行使保护生命的权利,作为医务人员要对得起这个称谓。
对于一个家庭有一名孕妇是喜事,除了关心孕妇的吃住行,更要关心和开导孕妇。丈夫要经常陪伴孕妇、陪同产检、陪同胎教,给孕妇以心理安慰。孕妇不是病人,可以力所能及的完成工作和家务,家属要协助孕妇克服心理障碍。关心和陪伴是最好的爱护,和孕妇共同克服困难,战胜各种难关,使孕妇顺利地度过孕期和分娩期。作为孕妇的家长,父母公婆要放手让小两口去处理他们自己的事情。在孕期和分娩期尊重医生的的意见,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套用在孕妇身上,科学是不断进步的,医学更是日新月异,尤其不能用一些旧观念和因为对医学知识的缺乏而给产妇增加心理负担,更不能因为生男生女给孕妇增加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医务界、家庭乃至全社会都真正关爱我们的孕产妇,才能给孕产妇带来更多的安全。
现在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还有许多高龄孕妇,更有一部分人工受孕的孕妇,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还有一些媒体夸张不实的报道,都给孕妇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孕妇无所适从,甚至孤立无助。个别孕产妇心理脆弱,钻牛角尖,没有人为她安慰,疏导,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抑郁情绪,看不见希望,认为生不如死,往往产生轻生的念头。希望我们的产妇能够正视现实,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退一步海阔天空,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妊娠和分娩,当有问题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尽快走出心理的阴霾,完成孕产过程,获得家庭幸福和人生乐趣。